□罗志华
地上铺着一张宣传海报,上面摆了几个塑料袋,里面装着药丸,卖一块钱一粒,号称能“包治百病”,主要成分却是面粉掺激素……一粒农村市场上销售的小药丸,牵出一起波及四川十余个市县的假药大案。国家食药监总局将其列为挂牌督办案件。此案历时近一年时间查办,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并于2016年12月底在四川省南充市宣判(1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
这起假药案很具有代表性。当前,在农村或城乡接合部的农贸市场,经常可以看到售卖自制药水或小药丸的地摊,他们大多声称药品出于秘方,具有独特的功效,与这起假药案的销售模式相同。所不同的是,农贸市场常见的兜售假药行为多属“小打小闹”,此次查获的案件却已形成较大的规模,具有完整的链条。
预防类似地摊药伤人,打击当然是第一手段。但也要看到,“走江湖”的人活动范围极广,且单次涉案药品不多,取证十分困难。不仅如此,同样是摆地摊卖药,有的药品属于自产自销,生产原料还算真实,有的却纯属坑蒙拐骗,连药品成分也造假,不同种类的地摊药很难分辨,打击就会缺乏准头。
可见,治理地摊上的假药须采取两手策略:一手针对制售方,一手针对购买方。从购买方的角度看,假药之所以在农贸市场多见,与民间普遍存在的“秘方情结”有关。不少人未必相信正规医生和正统药品,却偏信偏方偏药。但从性质上看,即使这些药真出自秘方,只要没有获准生产和销售许可,就属于假药。过去在集市上售卖自制药品或许没什么,但在法治社会,生产销售药品必须具备相应资质,获得相应许可,“秘方情结”无法适应法治社会,到了该摒弃的时候。
与“秘方情结”如影随形的是对药物疗效的片面理解。许多假药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有“确切效果”,譬如,大医院都退不下来的烧,路边小摊的一瓶药水就能迅速退烧,久治不愈的病,吃了江湖游医的“一把草”,病人就倍感精神。其实,只要在草药或面粉中多添加些激素,多数患者都会收到所谓的“神效”,但药物的毒副作用却往往不被人注意。
查获一起以秘方为噱头的假药案固然值得庆幸,却难以避免其他更广泛的类似制售假药行为。治理地摊假药,除了要加大打击力度外,还须大幅提升民众的防范意识,端正对待药品疗效的态度,进而消除“秘方情结”,用法治思维来看待民间制售药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