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食药监抽检食品5批次不合格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788批次 不合格7批次 湖南永州东安:举办知识产权企业座谈会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工商局抽检:25款润滑油、制动液样品不合格 湘潭市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工作经验向全省推介 山东婴贝儿健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等两批次卫生纸查出不合格 特阀公司成铁岭市首家启动知识产权贯标工作企业 广西成为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试点 近五年北京知识产权案件年均增幅超过30% 陕西省首笔种业信用贷款落地杨凌 儿童化妆品乱象:为降低成本部分产品掺杂违禁原料 吉林省知识产权局举办全省企业知识产权实务培训班 印度孟买高等法院判定并非外观设计的每个组件都需具备原创性和新颖性 内蒙古工商抽检:3批次电风扇、1批次储水式电热水器不合格 专家解读《专利法》大修,药品专利成为关注重点 北京市食药监局抽检11类食品452批次样品 不合格5批次 吉林省镇赉镇东酒业公司高粱醇不合格 微软新专利 带有按钮和触发器的控制手柄 福建南平浦城县:前三季度专利授权212件 增长30.86% 湖北武汉市市场监管局:食糖等7批次食品不合格 吉林省食药监局抽检10类食品142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人人影视”全剧终 视频版权何去何从 中国正式生效《海牙协定》 国家知识产权局十问十答释疑解惑 山东日照经开区:知识产权质押 化解企业融资难题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浙江省食品抽检:4批次不合格样品涉及质量指标不达标问题 童车、网线等五类产品不合格率为62.8% 国产综艺:花香自然引蝶来 故宫娃娃被知识产权“绊了一跤”? 亚马逊被控打假政策过于宽松甚至和售假者串通一气 山东省食药监局抽检150批次水产品不合格6批次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二届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对话会议闭幕 2019知识产权主要数据发布:主要指标稳中有进 知识产权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厦门设立“一带一路”知识产权投资基金 “原装进口”却无CIQ标志 如此婴童食品不可信 光明网评论员:“疫苗之王”,安全之殇,责任之重,人心之痛 95%热门APP被仿冒应用困扰 打击网络黑产迫在眉睫 中消协:商标权利人应切实承担责任帮助消费者维权 云时代,哪些知识产权问题从无到有? 山东沂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5批次消毒餐具抽检不合格 最严版权令让音乐版权不再悬空 德、美、日、俄罗斯等国外涂料专利-速递 不能让假冒伪劣年货礼品坏了年味 广东省工商局:82款燃气具商品被认定存在缺陷 索尼新专利NFC技术手机可实现无线充电 美科技公司专利榜:IBM居首苹果都没能进前10 福建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2101批次食品 32批次不合格 新疆抽检:娜非沙红枣味红糖等3批次食糖不合格 福建省食药监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高通魅族纠纷愈演愈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迫在眉睫

职业打假偏航为牟利变“假打”法律收紧迎拐点

“双十一”是电商的促销节,是“剁手党”的购物狂欢节,也是职业打假人的“打假节”。

有“中国打假第一人”之称的王海表示,今年“双十一”期间,他的打假团队将主要目标锁定在肉类、保健品和服装,预计索赔额达1000余万元。

而一些单兵作战的职业打假人也盯上了“双十一”这个难得的机会。职业打假人于凤星表示,他的购假索赔额预计有60余万元。

而有关职业打假的法律界定还在持续引发争议。11月16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送审稿)》在国务院法制办网站上全文公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条例保护。但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以牟利为目的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不适用本条例。”

在很多职业打假人看来,此条规定意味着消保法对职业打假行为不再支持。

“双十一”里,有人专盯“假猎物”

今年“双十一”,王海注册了多个ID号“备战”。他购买了50多万元的某款他认为有问题的保健品。如果顺利的话,王海可以获得500万元的赔偿。

而之所以聚焦服装类打假,是因为王海认为“双十一”主要就是清库存,一些正品厂家用库存里旧的款式冒充新款,把老货装成新货,通过虚标原价、虚假打折进行销售;同时,还有一些冒牌厂家利用“双十一”打折的名义卖假货,特别是服装类。

对于为何聚焦肉类、保健品等领域的打假,王海并没有明说。但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因为新《食品安全法》有“假一赔十”的规定,打这个领域的假,可以获得更多的赔偿。

多年来,王海靠打假盈利的行为持续引发着争议,但他并不掩饰自己这种利用索赔来赚钱的形式,也不在乎外界的评价,“打假这件事情,本身就能实现正义,跟动机无关。”

事实上,商家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问题长期存在,也一直困扰着消费者。

据消费者网在线投诉平台统计,去年“双十一”商家虚假宣传、延迟送货、产品质量三大问题成为投诉的焦点。如有的商家不告知优惠限制条件,消费者购买后却不兑现优惠承诺;有个别商家趁着促销高峰销售以旧翻新、以次充好以及假冒伪劣的产品。

行为“偏航”,为了牟利变“假打”

中国法学会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刚颁布时,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是很规范,很容易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老百姓对这些假货深恶痛绝,也很支持职业打假人的打假行为。

2013年10月25日,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通过后,第55条改“双倍赔偿”为“假一赔三”,并以500元为兜底赔偿,加重了对经营者欺诈情形的惩罚力度。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则规定“假一赔十”,为消费者主张10倍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

“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可以10倍索赔后,北京市食品药品系统接到的举报投诉、行政复议数量大大增加。”为北京市以及多个区县食药监局部门常年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毛伟旗说。

上海市工商局12315中心公布的一组数据也显示,3年间,共接到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14375件,今年前5个月的数量已经是2014年全年的9.9倍,职业打假人的投诉举报量的年平均增速高达364%。其中大多涉及商品标识等瑕疵,真正涉及商品质量安全的很少。

“对消费者来说,职业打假人通过打假索赔,可以督促商家减少或不敢销售假货,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对守法商家来说,除了起到提醒和督促其加强质量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不会有太大影响,而对不法商家来说却具有直接的震慑作用,一旦被职业打假人盯上,他们就会付出巨额的赔偿代价,会明显地增大其违法成本。”陈音江对记者说。

不过,在陈音江看来,职业打假也有问题。“职业打假人一旦打假成功,收获的利益就十分可观。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职业打假人开始出现了偏离初衷的倾向——原本是通过打假获得惩罚赔偿,逐渐演变成以追求索赔为目的来进行牟利。”陈音江说。

“有的职业打假人为了牟利,事先藏匿商品,等过期了再去购买索赔;有的职业打假人故意制造虚假信息,通过媒体曝光等手段影响企业正常经营,误导消费者的选购;有的职业打假人只要自己拿到赔偿,根本不管商家的假冒伪劣产品继续销售,甚至会默认问题继续存在,客观上起到纵容假货销售的作用。”陈音江说。

法律收紧,引导走向良性发展

“假打”的问题已经出现。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楚东曾向记者透露,据该协会调查,有一家企业2012年支付给职业打假人的调解费高达1000万元,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有关部门也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11月16日,国务院法制办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工商总局起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送审稿)》,该送审稿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记者注意到,送审稿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条例保护。但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以牟利为目的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不适用本条例。”

在不少职业打假人看来,此条规定意味着法律对于职业打假行为的收紧。

陈音江则认为,把“以牟利为目的”排除在消保法的保护之外,对引导职业打假群体朝着“以惩罚为目的”而非“以牟利为目的”的正确方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实践中,如何界定是不是“牟利目的”是一大难题,还需要有关部门作出相应的解释。

在陈音江看来,就市场实际来看,消费者对于假货的痛恨越来越强烈。因此,当前最紧要的不是如何排除职业打假这股社会力量,而是要引导其回归到正确方向,发挥社会共治的应有作用。虽然消费者不需要“以牟利为目的”的“假打”,但需要“以惩罚为目的”的“真打”。

“什么时候,职业打假人觉得‘猎物’越来越少了,‘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打假越来越无利可图了,这才是消费者和社会所乐见的。”陈音江说。记者杨召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