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第2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京落下帷幕。据初步统计,此届图博会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5018项,同比增长6.3%,引进输出比为1:1.58。5天时间内,几十场图书推介会、签约仪式以及国际版权贸易研修班、出版论坛密集举行。不过,图博会上的版权贸易火热,并不能掩盖长期以来我国版权输出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出版人、版权代理人也借机进行了交流。
版权活动热闹纷呈
自8月24日开幕以来,图博会上,国内出版社已举行几十场图书推介会。作家秦文君的《王子的冒险系列》在图博会上进行推介。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丁双平在推介会上表示,真实、深刻反映中国人生活的书,才具备“走出去”的姿态和底气,而这样的优秀少儿作品国内还有很多。曹文轩“大王书”系列新加坡英文版签约仪式在图博会举行。这是曹文轩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第一部幻想儿童文学长篇。目前,“大王书”系列已出版5本,2017年将推出后续4本,根据图书改编的电影、游戏也有望推出。乐乐趣童书推出立体书《大闹天宫》,其巧妙的设计、精美的制作,受到了国外出版社的高度认可。乐乐趣童书艺术总监闫红兵介绍,十多年前,乐乐趣将第一本立体书《爱丽丝漫游奇境》“引进来”,今天乐乐趣已经有了“走出去”的实力。
此届图博会吸引了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的2407家出版机构参展,中东欧15国成为首个联合主宾国,其国际化程度可见一斑。8月25日,以“深化出版合作实现文化共赢”为主题的“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活动举行,与会嘉宾共同就如何推进中外出版业发展合作与版权贸易进行交流,还举行了一系列签约仪式。
顺应数字时代出版物“走出去”的需要,国内出版社也在不断探索新技术、新途径。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构建了中国出版数字资源国际交易平台。该平台是专门面向海外机构市场的数字资源交易与服务平台,集资源聚合、搜索、荐购、访问与管理等功能于一身。目前,该平台与国内400余家出版商深度合作,聚合中国出版的多语种优质电子书20万种,涵盖人文、社科、理工、农医等全学科,已覆盖海外4万家机构用户和几百万个人读者。
版权输出任重道远
图博会作为我国版权贸易的盛会,既有版权贸易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有对版权贸易存在问题的冷静思考。
“我们对于中国的图书和读者,除了莫言,还缺乏更多的了解。”在国际版权贸易研修班上,波兰出版社代表索尼亚·德拉加直言,中国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市场。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版权贸易逆差长期存在的现状。
光磊国际版权贸易公司曾将《追风筝的人》引进国内并卖了500万册,其负责人谭光磊从2009年开始从事版权引进与输出,经过几年的摸索,成功地将《山楂树之恋》《解密》等作品输出国外。他建议国内出版社进行版权输出时既要分析市场又要找对人。他将国外图书市场分为英语市场(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欧洲市场和亚洲市场,每个市场都有各自的特点,其读者也有各自喜好。比如,中国的阅读习惯与泰国、越南等亚洲市场接近,武侠小说、历史小说在这些国家的接受度更高。亚洲市场可以成为国内出版社进军欧美市场的一块跳板。欧洲每个国家的图书市场情况差别很大,相对来说,法国、德国对于外国文学的接受度最高。如果一本中文书能先卖出法文版,将有利于向更多国家输出版权。同时,找对人也至关重要。国内出版社在输出版权时,可能会习惯性地去找引进版权时的版权代理人,但是国外出版社一般由版权代理人卖版权,由编辑来买版权,所以要想加快版权输出,国内版权人可以直接联系出版社编辑或者由代理人来引荐编辑。另外,国外出版社一般会请一些“书探”做顾问,由“书探”向他们推荐可以引进的书目,这也是国内出版社进行版权输出时可以借助的。
多年从事图书出版的版权代理人姜汉忠同样认为,中文图书版权输出之路还很漫长。他认为,我国的出版社还须进一步走进国外市场,通过书展等活动,熟悉国外图书出版市场,学习国外成熟的版权代理机制,以市场化手段运作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