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举办的2016CES上,中国参展企业因占据全球参展企业近1/3的比例而得到业内的高度关注,有的媒体甚至认为这标志着中国企业或产业已经从“山寨”走向了创新。但接之而来的消息无疑又给这种乐观的判断泼了一瓢冷水,即中国某企业因为参展产品侵犯了人家的专利,展位被查封,还有约20多家中国企业因为类似或其他原因被约谈。实际上,这已不是中国企业的产品第一次在CES涉嫌侵权。在去年的CES上,一家深圳公司就涉嫌展出山寨版苹果手表,在被媒体吐槽后便将价格约为60美元的山寨产品撤下。
不可否认,这几年中国在以专利为代表的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依旧存在着不重视创新和漠视知识产权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于以专利为代表的创新和知识产权对于企业、产业,甚至国家层面的作用认识不清所致。那么问题来了,以专利为主的创新和知识产权在上述三个层面究竟有何意义和价值呢?
首先从企业层面来讲,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对于科技公司显得尤为重要。在此,业内知名的“微笑曲线”表明科技公司要想实现高盈利,可在研发端和营销端发力。
提及以专利积累为主的研发端,据一项《华为、三星与苹果专利数与经济产出的回归》的分析显示,苹果公司的经济产出主要受专利数影响,而专利数又主要来自于大量的研发投入,即研发投入推动了苹果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而不是依靠大量的广告费用的投入获取知名度,增加收益。与苹果类似,对于国产品牌华为公司而言,它的销售收入与专利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随着申请专利数的增加,产品年销售收入也随之增加,说明专利保护促进了华为公司的经济增长,同时也说明公司对知识产权的投入取得了相应的经济回报。所以,研发投入是华为企业创新的保障,也是经济增长的保障。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对于研发端(对应知识产权战略),主要产出是知识产权(如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背后其承载的是公司内部工程师/设计师等的智力成果,理应得到尊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