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代工,和山寨有着细微的不同。代工的质量显然是有保障的,因为要经过原品牌的验收,而山寨似乎就没啥保障了,一切都要看山寨企业的良心。中国山寨的企业可能到处都是,但代工的始祖恐怕要数富士康了。还有一个品牌也曾经是代工起步,那就是与苹果发生过商标之争的唯冠,但它没有富士康的幸运,要不是因为卖了个商标,恐怕境地会更惨。话说回来,代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创建自主品牌才是硬道理。但是不管是代工还是自创品牌,知识产权都是企业的命脉。正如唯冠的商标和富士康的商业秘密。
经济危机让没有成功转型的唯冠面临悲剧
说起富士康,名气可能要比唯冠大一些,但是唯冠因为其曾经是显示器的五大生产商之一。可能人们不知道的是它曾经和富士康有相同的经历,就是做代工。而大多数人可能知道唯冠是因为经济危机的缘故所以面临悲剧,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在经济危机之前,它的结局就已经形成定局了。
其实,做代工一直是唯冠的心头病,因为除了显示器这一块的优势,唯冠几乎没有和富士康相匹敌的,技术、设备都不敌。所以唯冠一度想要转型,让品牌和代工两条腿走路。但事与愿违,虽然唯冠也曾收购过其他品牌,但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让唯冠不具备两条腿走路的可能。
如果说经济危机是直接原因的话,那么唯冠的品牌之殇就是根本原因了。与摩托罗拉合作也是因为想要自己创立品牌的缘故。然而,实际上并没有先进技术的摩托罗拉,只把宝压在唯冠身上,结果只能是双方都不理想。
最后谈和苹果公司的纠纷,实际上,在IPAD之前,唯冠就因为iPod商标与之发生过矛盾,理由是iPod与IPAD近似。
当然苹果也早就知道唯冠注册IPAD商标的情况,所以采用不以苹果公司的名义购买IPAD商标。要拿下IPAD商标对苹果公司的意义重大,因为苹果早就已经布局好了中国市场,而只差一个标。如果当时的唯冠有能力的话,一定会将IPAD商标做出知名度来。或许这样一个自主品牌,就能免去重组的悲剧。
400人团队集体跳槽比亚迪逼疯富士康
可口可乐的配方作为商业秘密据说现在也没人知道到底是什么,即使在中国加工的可乐也是国外那边提供的原浆,据说这个配方外界至今也无人知晓。不过,不是所有公司都像可口可乐公司那样幸运。就因为商业秘密,富士康与比亚迪死磕10多年,富士康的郭台铭甚至放出狠话,“有生之年,与比亚迪的官司一定打到底。”这是多大的仇怨,到底郭台铭为何如此愤恨呢?
据说当年王传福参观过富士康的工厂,还曾经找过郭台铭帮他做电池壳。之后,就有一大批员工,400多名的惊人数量,跳槽到比亚迪,其中还包括富士康花费几十万派往欧洲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而比亚迪也正是在那之后手机制造的营收就超过了51。35亿元,比前一年的19。06%简直是天壤之别。这种爆发正好与富士康的商业秘密大量流失、员工跳槽等事件相吻合。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如何不让郭台铭咬牙切齿,甚至终生死磕。
因为诉讼的原因,比亚迪推迟了上市。2007年7月底比亚迪计划将手机业务在香港分拆上市,但6月11日富士康就在香港法院提出了诉讼,然后9月27日比亚迪又提出了上市申请,富士康又提出新诉讼。由此可见仇怨之深。
后有深圳宝安法院判定比亚迪侵权富士康商业秘密罪成立。2008年3月20日,比亚迪前执行董事兼副总裁被拘留,3月24日、31日,原富士康的两名高级员工也分别被判1年零4个月和4年的有期徒刑。
而2008年的12月,案件发生了逆转,因为比亚迪放出消息,说公安机关已撤销对比亚迪的调查,而之前为此案鉴定的知识产权司法人员涉嫌受贿,被公安加官逮捕,而比亚迪的前员工也涉嫌接受富士康的贿赂,为富士康盗取保密文件,已被公安机关逮捕。
不过,不算最后结果的结果是,富士康在香港对比亚迪锲而不舍的上诉得到了失望的答案。香港高等法院驳回了原告“富士康系”的上诉,同时,法官指出,比亚迪对富士康的反指控持保留意见,即比亚迪亦有可能存在诽谤或滥用诉讼程序。
看似没有结果的一场诉讼,可能还会继续,但这场诉讼的起因明显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关键点在原富士康员工有没有带走富士康的商业秘密。
细软亮剑:其实,知识产权保护的是企业的商业秘密。前者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而面临破产,比亚迪是因为虽然有了自己的品牌但却盗用了别人的技术,自己并没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完全靠巧取,即使在法律的层面上可以相安无事,但是在道德层面却有欠妥当,起码招来了此生的仇敌富士康。所以说,在知识产权方面,企业还是要自食其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