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唐闻佳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与张江知识产权运营平台近日签署“推进知识产权实施战略合作协议”,以共同转化该医院具有市场价值的“休眠”专利,这意味着医生能就此走上成果专业化道路,改变此前转化无门的状态。这是上海“科创22条”直接催生的产物,由此诞生的产业化创新模式在业内看来风向标意义十足。
沉睡在实验室的“半成品”太多
仅需1微升血,就能发现胃癌的“蛛丝马迹”。这是瑞金医院朱正纲教授、于颖彦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花费近10年获得的科研成果。这群医生从患者的血液、尿液等体液中不断筛选,最终发现了一种在胃癌患者血清中升高的蛋白IPO-38,通过对血清IPO-38分析,可使胃癌检出的特异性达到90.2%,大大超过现有胃癌筛查指标平均33%的准确率。这一成果获得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但迟迟没有产业化。
“这跟我们的评价体系有关。我们对医生的各种考评看的是发表论文、获得奖项,不看转化率,医生也就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的动力。”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说出成果转化难的一大症结。
相比凤毛麟角的产业化成果,上海医生的科创实力不容小觑。根据本月18日公布的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上海交通大学获得886项,连续6年位列全国第一,其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所获的资助项目多年占据半壁江山。以瑞金医院为例,每年获得近百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位居上海医院之首。
上海的医院里有着大量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发现,不乏“国际首发”,可惜的是,它们在科研前期走得轰轰烈烈,一旦项目结题、论文发表、摘得奖项,就难逃在实验室里沉睡的命运,业内戏称科研成果乃“休眠的半成品”。
融资谈判,医生抓瞎着急
2个月前,朱正纲教授和于颖彦教授开始商量胃癌早期筛查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坦率说,这些年我们申请了专利、发表了论文、获得上海科技奖……该拿的都拿了。但这不是最终目标,我们当医生的做科研是为了什么?应该是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朱正纲教授道出了一个医生的朴素想法,在现有评价体系下,这个团队几近完美,但回过头看,他们痛心于投入多年的科研成果并未造福患者。
今年5月发布的上海“科创22条”着眼于保障成果转化的合法性,为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提供一定的身份保障,明确界定成果转化转移中的收益行为与各类违法违纪行为之间的界限,让科研人员真正实现“名利双收”……读完这些政策,朱正纲第一时间找到于颖彦,两人的明显感受是:“从学校到医院,风向都在变,产业化是方向,医生的观念也要变。”
今年6月,这个科研团队开始探索产业化,但谈何容易。
“让医生去找钱、融资、谈判,太难了。”朱正纲称,产业化的过程涉及知识产权、经济投融资、法律概念,以及与企业交流等诸多环节,医生们需要有一个部门来帮助协调各方关系,但医院、大学都缺乏类似“转化经纪人”的部门。
瞿介明也谈到,医院重在前期科研,要做成药品、试剂、产品,单靠医院不可能。“首先医院没有经费投入产业化,其次,国家的科研经费投入也在科研前期,后期产业化的链条以前是断的。”瞿介明称,上海“科创22条”出台,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促进各方力量整合,让社会资本、创新基金与医院的科研成果对接。
“指挥棒”改变或是第一步
朱正纲用“一拍即合”来形容与张江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相识,后者不仅主动找上门,其下属的上海敬元投资有限公司还将负责投资胃癌早期诊断试剂盒的开发、中试,帮助进行许可证的报批、与试剂生产企业对接等等一系列推进转化的服务,让医生可以专心投入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攻关。
这是瑞金医院与张江平台签署的第一个合作转化项目。这一做法为创新科技中介服务模式做出示范。根据双方约定,这个医生团队除了将获得一笔转化费外,成果产业化后,他们还将与企业共享相关利益。政策上的“松绑”,让科创人员获得应有的创新回报,也使更多优秀医学研究成果早日投放市场。
医院创新转化打响了第一枪,业内期盼的是,科研人员的考评体系也能发生根本改变,考评“指挥棒”除了论文,今后也应对成果转化率有所体现,如此,我国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将真正惠及到人,而不是从实验室到实验室的“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