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人民网报道,消费者齐女士在乐蜂网购买的面膜包装并无进口化妆品批准文号或检验合格证明,也未发现该商品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号。北京市食药监局表示,案件已立案并组织执法人员现场调查,相关证据正在核实和确定,具体违法事实要调查终结后方可确定。
针对于此事件可以看出,一向标榜“100%行货正品”受到消费者信任的B2C网站唯品乐蜂似确有猫腻。消费者齐女士同时表示,“食药监管部门反馈,已在唯品乐蜂位于北京顺义航港物流园的仓库中查抄了一千余箱化妆品。”
电商领域“天下乌鸦一般黑”?
C2C有假货,这已经是无需争议的事实。多年来这些网站一直在打击假货,效果虽然也有,但始终无法清除。曾在2011年,淘宝就因为销售盗版和假冒商品,被入列美国政府的年度“恶名市场(notoriousmarkets)”名单。虽然2012年12月,淘宝重新“洗白”,走出了“黑名单”。虽“洗白”但并不意味着淘宝彻底灭掉了假货。
但是近年来,一向标榜“100%真货”的B2C网站也开始涉嫌售假让消费者大跌眼镜。虽然其官方一直讳莫如深不过多谈及,但对于中国电商业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消费者对整个电商领域产生“信任危机”。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在去年“双11”当天抽查的B2C电商促销商品中,发现有6家电商平台上的15批次样品属于假冒商品或高度疑似假冒商品,另有7批次的样品有问题。
B2C平台产品真假傻傻分不清
在专柜卖到1000多元的护肤品,在B2C网站上往往两三百元就能买到,缩水程度巨大,并且没有相关证书。商家喜欢将这些差价明显的产品称之为“外销产品”、“大牌尾货”。实际上,B2C电商的进货渠道一直较为神秘,渠道商有无掺假更是无从鉴别。
在B2C类电商平台中,即使是假货,也会被“包装”成真货的样子。以衣服为例,在当当网、天猫等,单是NIKE这个品牌,就有无数商家在售卖。但事实上,NIKE在中国只授权给几大电商平台销售,这意味着,网上那些打着NIKE牌号的衣服多半是假的。但是消费者拿到货以后,根本分不清是真是假,因为和真的实在太像,不经专业人员鉴别无法断定其真伪。即使拿到柜台断定其为假货之后,消费者一般也不会因为买到比市场价低这么多的产品上“费工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和真的外观上一样。这种思想更加助长了B2C网站的售假气焰。
B2C售假危害大于C2C售假
不同于C2C,B2C电商本质上是机构对于消费者个体之间的商业行为,具有一定的诚信可靠性。在经历了淘宝等C2C网站“售假”风波之后,消费者更倾向于在B2C网站购买产品,是未来电商的主流。而近年来B2C售假信息频出,使得消费者对于刚刚兴起几年尚有一定诚信度的B2C电商有了几分怀疑,动摇整个市场。许多消费者已经不敢轻易在B2C电商网站购买产品;其次,一旦B2C电商出现售假行为,电商平台在厂商心目中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尤其影响一线大牌品牌对于电商平台的信心。这样一来,商场不愿意提供货源,B2C需要卖货就必须走其他进货渠道,造成假货泛滥,沦为2011年的“淘宝”。
消费者一直以来对B2C类电商平台所售商品的质量深信不疑,甚至存在B2C平台商品就是品质保证的观念。在这样良好的氛围环境里,B2C网站应该看重长远利益,停止兜售假货。等到大众对其失望透顶的时候再想到整改,恐怕已为时过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