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舆情显示,外媒涉华假冒侵权事件主要关注点包括:亚洲多国打击中国假货;多国关注中国假货流通现状及打假成效;外国记者暗访中国售假市场等。据不完全统计,2月16日至3月23日,共搜索境外通讯社、报刊、电台、电视台及网络媒体发表涉假冒伪劣报道400余篇(含转载)。
一、追踪亚洲多国打击中国假货案件,假冒产品涉及多领域。舆情显示,亚洲多国查获中国各类假冒侵权产品事件引发外媒聚焦。日本共同社报道,2014年日本海关共查获32060件进口假冒品牌商品,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侵权商品查获件数占总体的92.2%,连续5年超九成。菲律宾ABS-CBN新闻网报道,成千上万双中国造假冒鞋类产品在2014年走私进入菲律宾。仅2014年4月,菲律宾海关就销毁200多箱进口自中国的假冒鞋类产品。另据越南tuoitre新闻网报道,由于越南消费者不再相信中国低质量产品,一些中国制造产品在销往东南亚国家时贴上假冒商标冒充当地产品。这些产品无授权且价格高,打击当地制造业。文章指出,越南政府曾缴获4卡车从中国运往越南北部省的假冒产品。
二、聚焦中国假冒侵权产品流通现状,置评中国政府和企业打假成效。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美国再次指控中国制造的逾百万件假冒伪劣零配件产品进入美国军用飞机装备,称这些假冒产品危及军机飞行与国家安全。美方批评中国未能管控明目张胆交易仿冒零件的市场,并敦促中国应对此有所整顿。此外,德国Auto-Presse网引用数据分析称,中国国内假冒汽车零部件数量迅速增长,预计到2019年该领域假冒伪劣产品数量将增长一倍,总价值达700亿欧元,并称这些假冒产品未来很有可能大量涌入欧洲市场。
美国之音关注盗版光盘领域称,过去10年来电影盗版在中国十分普遍,中国影像市场近来充斥奥斯卡提名影片的盗版DVD。文章分析指出,中国当局加大打击盗版的力度,部分原因是中国政府必须应对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的日益增加的压力。另据路透社报道,尽管中国当局加大打击盗版力度,但风头一过,盗版商业活动便又死灰复燃。德国《明镜》周刊还报道近期出炉的德国“金鼻子矮人奖”2015年度10佳山寨产品名单,一中国企业因涉嫌抄袭德国司登利公司旗下电热工具产品位列10大抄袭名单之首。
不过,也有外媒对中国打假成效作出积极评价。美国《葡萄酒观察家》杂志在分析中国打击网络销售假冒葡萄酒力度时引述业内人士观点称,相信阿里巴巴停止销售假冒产品的决心,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电子商务平台也需提高自我管理。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正积极与关键行业人士合作来解决问题。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纷纷关注淘宝网连续第三年未被美国列入盗版产品恶名市场名单一事。《华尔街日报》亦称,美国政府将淘宝网移出恶名市场名单是因为阿里巴巴在解决版权方投诉方面做出相应努力。不过,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对中国政府近期一份有关淘宝网假冒和盗版问题的报告表达关切,鼓励阿里巴巴继续与利益相关方一道解决持续存在的投诉,并将继续对情况进行监督。另据《日本经济新闻》指出,来自“世界工厂”中国的仿冒品正在全世界渗透,但中国政府正加急构筑体制以洗刷“假货大国”的污名。文章还报道去年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立专门知识产权法院,有声音也指出,中国法院“最近对待外资企业变得越来越公平”。
三、日媒记者暗访中国售假市场,分析中国售假现状及趋势。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该报记者跟随专门调查仿冒品的侦探走访中国售假最前线,调查仿冒品在南京郊区该市场的流通情况。报道称,在中国各地都存在这种仿冒品市场,中国当局调查日趋严格,销售店警惕感也俱增,仿冒品生产者手段日趋巧妙,猫捉老鼠的游戏还将持续下去。文章指出,有消费者认为只要价格低廉,仿冒品也无所谓,这形成纵容仿冒品流通的土壤。但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与“廉价”相比,更重视“安全”和“品牌价值”的消费者也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