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工作人员介绍集团版权工作情况。赖名芳 摄
作为我国版权示范城市的青岛,在版权保护和发展方面有着骄人的成绩。不久前,由国家版权局主办、中国新闻出版报社承办的版权相关热点问题媒体研讨班一行对青岛进行了实地调研采访。本版此次特别选取了有“国家版权保护示范企业”之称的海尔集团、获得“国家级版权交易中心”称号的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以及作为“全国重点版权示范园区”之一的创意100,通过对它们的采访,探寻版权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作为国际化品牌企业,海尔集团早在1992年就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进行包括版权、专利、商标等在内的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维护。2013年,海尔以992.3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连续第12年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榜首。”不久前,记者来到海尔集团采访,集团知识产权总监王建国这样向记者介绍。
2006年9月,记者曾见证过海尔荣获首批“国家版权保护示范企业”称号;时隔8年,记者再次来到海尔,发现海尔的产品种类更多、创新能力更强,对版权保护的重视程度更丝毫没有减弱。在企业管理中,他们将版权置于与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同等的地位,通过版权的有效管理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产品形象与设计是保护重点
版权作为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对于从事加工制造生产活动,并输出有形的半成品和成品的工业企业来讲,存在其自身管理和增值的局限性。据王建国介绍,海尔集团作为工业企业,充分考虑到版权作为专利、商标等工业产权的必要补充和法律权利,给予版权和版权管理足够的重视,将版权、专利、商标等各种知识产权进行有机结合和协同管理,在版权管理制度、保护措施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个黑头发、一个黄头发,两个可爱的小男孩形象作为海尔的产品标识,早已深入人心。“海尔兄弟”作为知名商标,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其实,这个形象不仅仅是海尔的商标,还具备版权权利,海尔集团曾为维护这一形象打过官司。据介绍,2010年,浙江海宁地区曾出现过以海尔兄弟近似图形为商标的侵权假冒产品,海尔集团以侵犯商标权和著作权为由,对标贴制作人和企业提起侵权诉讼,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
对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企业文化作品,以及具有独创性的广告类作品,海尔都将他们作为企业资产进行组合式知识产权保护。例如,热水器防电墙为海尔在热水器领域进行防漏电保护的全球引领创新技术,防电墙技术后来成为国际标准,但“防电墙”三个字无法获取商标保护,于是海尔采用独特设计“防电墙”文字和图案结合的标识,进行著作权登记,并将该“防电墙”标识与专利技术绑定对外销售,使得“防电墙”标识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和显著性,为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企业管理文化不容侵犯
很多人不理解工业与版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事实上,随着电子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电子机械类生产型企业的产品中会不可避免地使用到独创的软件等作品。海尔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通过专利对其结构或控制方法及应用类的创新进行保护的同时,还通过版权登记的方式,对其中的数字电路创新或者软件创新进行确权,实现此类企业资产的固化。据了解,海尔每年大概有300余件软件著作权作品进行登记。
海尔在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的创新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海尔的“激活休克鱼”经营模式更成为了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材案例。海尔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共获得了三次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的一等奖,分别是“日清管理法”、“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和“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这些都是海尔最宝贵的资产,海尔通过100多项作品版权登记,对管理创新的管理工具、手册、操作模式及图表进行了保护。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未经海尔许可,打着“海尔管理”旗号进行推广的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文化等讲座或论坛培训,这一做法不仅会误导公众,也是对海尔无形资产的侵害。通过前述的版权登记和管理,海尔借助法律武器对此类讲座或论坛培训进行维权,维护了自身的权益。
正版化维护企业美誉
海尔的员工有数万名,其所配备的办公电脑达到近一万台,其中需要用到各种办公、工业和商业软件及操作系统,海尔作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充分认识到正版化带来的商业价值将会远远大于正版化的成本,使用盗版软件则会影响企业美誉度、员工满意度、企业发展和办公安全。
认识到这一点,海尔集团积极推进办公软件正版化,但他们并非仅仅投入成本进行正版软件的采购就草草结束,而是合理地制定了中长期软件正版化管理规划。
首先,海尔建立了内部监管体系和管理制度,通过《海尔员工行为规范》、《海尔集团信息安全管理规定》、《海尔集团计算机软件使用管理规定》等制度进行明确的正版软件使用规定,并对未经授权私自于办公电脑中安装软件的行为进行惩罚性约定,对违反软件使用规定的员工及其直线领导进行连带处罚,显著避免了员工私自安装盗版软件的行为。其次,海尔还由流程和系统创新部门进行网络系统优化,对所有办公电脑进行可视化监管,通过监控终端,输出经过系统汇总的大数据信息。
集团建立了专门的软件采购平台和流程,通过对软件功能和软件商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出合理使用的软件,并把软件升级优化服务及升级成本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在采购前合同中对软件因自身设计和应用存在的兼容性问题作出明确预定,以消除不必要的投入。海尔还主动联系主要软件供应商,与微软、中望CAD等重点软件商由集团统一签署企业版权解决协议,一揽子解决软件安装问题。例如与微软就办公软件的一次性签约采购金额就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
通过精细化的软件正版化管理体系、流程和团队,海尔很好地解决了目前企业与软件商之间的纠纷问题,近年来未发生任何一起因海尔使用未经授权软件引发的投诉和诉讼案件,保证了海尔的企业美誉度和品牌形象。
创新版权风险管理
海尔作为产业链最下游的品牌企业,日常运营中与上游厂商和外围服务企业之间发生各种采购、合作和交易等业务关系,不可避免会引入包括版权风险在内的知识产权侵权和被诉风险。例如广告商所采用的图片、文字等具有他人版权权利的作品;再例如采购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可能侵犯他人软件著作权、电子布图设计等权利的内容;而某些数字电子消费品中会存在影视、艺术作品及链接的侵权可能性。
为了尽可能降低潜在版权侵权风险,海尔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不仅通过各种业务关系中发生的协议等法律文书给予侵权责任的明确预定,对由此造成的损失及后果的解决机制进行书面归责;还通过建立供应商诚信档案和尽职调查平台,对个人和合作方进行版权侵权的禁止引入限制,对存在恶意侵权历史的合作方、供应方进行一票否决。例如2012年随着互联网电视的兴起,互联网影视作品植入电视产品引发的侵权风险增加,同行企业均受到多起影视作品版权所有人提起的相关诉讼。海尔通过与搜狐视频等进行预装和链接前的明确版权合法性协议约定,使企业被诉侵权的案件数量降为零,为海尔模卡电视的销售消除了版权侵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