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追逐国际大都市的城市目标进程中,版权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按规划,2015年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12%左右,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作用更加明显。那么,上海将如何使版权产业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发布报告,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上海市以利于版权产业发展为准绳,大胆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规章办法。上海市版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深入了解上海版权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上海先后出台了《上海市著作权管理若干规定》《上海市版权公开交易管理办法》《上海市著作权合同备案办法》等地方性法律规章和文件,为上海版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同时,上海在全国率先发布《上海版权产业报告》,作为长效工作,持续系统地研究上海版权产业发展状况,为产业发展提供数据分析和模式指导,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上海市版权局先后对上海核心版权产业中的音乐产业、图书出版产业、网络文学产业、上海广播电视产业、广告产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完成《上海部分核心版权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思考》《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公共服务与管理调研报告》,近距离观察了上海版权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主要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从中观、微观层面对上海版权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资金扶持,以项目实体助推产业发展
上海市通过作品登记零收费、软件著作权登记资助等资助措施,运用专项资金培育版权项目,为版权产业发展带来更为直接的助推效应。
2012年,为大力开展作品登记工作,保障更多著作权利人权益,上海市实行作品登记“零收费”,同时从强化技术支撑、提升服务质量两方面入手,顺利完成“作品版权登记保护应用平台”一期的研发和试运行,积极推进平台二期建设。2012年,上海作品登记数量达到7.06件万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上海市版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作品登记数量大幅上升的基础之上,将进一步加大对登记作品的梳理分析,加强与上海版权交易中心的合作,挖掘有交易价值的作品并积极推动版权交易。
为进一步鼓励本市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通过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软件产业发展,今年4月,上海市版权局和上海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资助管理办法》,对凡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的,注册登记在本市的法人、其他组织以及具有本市户籍或居住证的自然人给予资助。
对于上海市的版权企业而言,最为欣喜的是有望得到政府各类版权资金支持。据了解,2012年,上海市22家版权单位共申报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引导资金和新闻出版专项资金3500多万元,项目涉及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版权成果转化应用、版权贸易体系建设、版权技术研发推广等各个版权领域,专项资金项目的有力实施,进一步加快了版权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联动并举,打造版权公共服务大格局
上海市通过建设版权公共服务机构,利用版权服务工作站延伸服务能力,不断强化版权公共服务职能,“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2010年5月,上海版权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将版权维权、版权咨询、版权登记、版权代理等服务内容整合到一个平台。作为版权行政部门对外服务的窗口,上海版权服务中心立足于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利,促进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服务相关版权产业的健康发展。今年1月,第四届上海市版权协会理事会成立。目前协会已吸收百余家优质企业以及有关部门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为会员。协会正从软件著作权登记、版权从业人员培训、版权知识宣传普及和版权顾问服务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版权服务产业单位的能力和水平。
上海市区县级政府目前无版权行政职能部门,之前版权工作往往难以落实服务区域产业经济。上海市版权局在各区县政府支持下,在文化创意、数字出版、软件等版权相关产业集聚的园区探索成立版权服务工作站。自2009年至今,10个区县和1家大型版权企业共设立起11家版权服务工作站,如同一张触角敏锐的服务网,以真正贴近服务所在区域的版权企业。
除此之外,推动版权示范评比,探索版权金融服务,上海还在不断健全机制、创新模式,为版权产业发展提供最好的环境保障、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刘 仁 吴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