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如何让高校专利在市场中“折桂”?》,如果您对如何让高校专利在市场中“折桂”?感兴趣,请往下看。
高校专利虽然屡次在中国专利奖中“折桂”,但依然无法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门槛”。事实上,如何唤醒高校中“沉睡”的专利,提高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是业界面临的难题。近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了2015中国大学专利奖排行榜,意在通过排名,推动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为了提高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业界一直在积极探索,比如出台“京校十条”、推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收效甚微。对此,有专家表示,除了加快建设信息交流平台,为高校和企业搭建沟通桥梁外,高校还应在科研项目立项前,通盘考虑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情况。此外,高校还应改变科研人员的考核措施,将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纳入考核标准。
推出获奖排名鼓励成果转化
“2015中国大学专利奖排行榜是依据1989年至2014年我国高校获得中国专利奖的情况评选而出,其是衡量高校科技研发创新贡献力和技术发明转化率的重要尺度,也是反映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学术专家、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清华大学以38个获奖项目问鼎排行榜榜首,华南理工大学以22个获奖项目位居第二,浙江大学和天津大学各以14个获奖项目并列第三,紧随其后的是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和四川大学。
中国专利奖是目前中国专利领域比较权威的国家级专利奖项,获奖的专利具有技术方案构思巧妙、技术水平高、转化能力强、应用效益好、推广程度高等特点,对促进相应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工艺创新有突出贡献。
“目前,国内高校的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其拥有的专利数量非常可观,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却不容乐观,如何将这些创新成果和市场接轨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蔡言厚表示,正是因为获奖的专利项目已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我们才对高校的获奖项目进行排名,希望能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搭建信息平台改变考核措施
为了唤醒高校中这些“沉睡”的专利,将其尽快推向市场,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一直在积极探索,比如北京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试行)》,其中,调整高校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方式、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管理、支持高等学校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等几项内容尤为引人注目。有业内人士表示,该项政策将显著提升高校面向各类创新主体开展研发服务的能力,促进产学研各方形成更加紧密的协同创新机制,进一步挖掘高校科技资源潜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江苏佰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佰腾科技)是国内知名的专利信息服务和创新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一直致力于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佰腾科技总裁汤可权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2014年,佰腾科技对南京大学城的科研项目进行了资源规整,针对佰腾科技现有客户的需求,让他们进行对接,最终成功交易的专利数量约50件,专利交易金额约200万元。
佰腾科技的探索为高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供了思路,但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依然没有改观。对此,汤可权建议,在高校层面,高校在科研项目立项前,就应主动去企业调研,充分了解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创新,同时还应通盘考虑该项目的市场应用和推广情况;在政府层面,应建立科技创新成果信息平台,为高校和企业交流信息提供便利。
“国内高校的考核制度是阻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通常将论文数量和专利数量作为考核科研人员的重要指标,这就导致高校的专利数量虽多,却无法推向市场。”蔡言厚建议,国内高校应把科技成果是否转化为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作为考核科研人员的重要指标,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冯飞)
(编辑:晏如)
好了,关于“高校”如何让高校专利在市场中“折桂”?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