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商标描述性正当使用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吉之星、容声、奇声等品牌饮水机质量不合格 甘肃西和半夏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品质鉴评 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继续采用计算机化考试方式 黑龙江省食药监局:1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抽检动力用煤等产品28批次不合格 广东省丰顺县抽检:6批次食品不合格 河北省紧抓“三个结合” 开展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2批次不合格粽子礼盒被召回 广西贺州市食药监局:2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天津两批韩国进口儿童用品无中文标识被判不合格 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办“企业知识产权融资供需对接会”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新任期倾向于审理知识产权案件 新疆阜康市农产品首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内首个权威性设计版权电子认证系统受关注 广东清远市食药监局: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黑龙江省伊春市开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运营)平台 大数据:助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影视侵权毒瘤缘何难除 IP版权保护期待“抱团作战” 华裔男子涉走私200箱仿冒品 美检方要求重判22年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焖烧杯(锅)产品不合格 广东省工商局:18款皮肤毛发护理器具商品被认定存在缺陷 辽宁省质监局抽查木制家具产品10%不合格 北京市工商局抽检:3批次杀虫气雾剂净含量不合格 山东省潍坊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专班 赴广东佛山、东莞两市学习考察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2018年西藏拉萨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21起 澳法院命令互联网提供商屏蔽盗版网站 近千家温企设研发机构 有企业科研经费占比超苹果 2批次白酒1批次食醋不合格 2022年辽宁省辽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第5期) 浙江首次举办千件专利推介 香水瓶能否注册商标?迪奥诉商评委 创新策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江苏常州市市场监管局:6批次电风扇不合格 南京大学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新疆抽检:1批次菜籽油和1批次葵花油不合格 专利被无效,维权遭“断电” 日本试图根据TPP来结束战时版权保护延期 广泛使用的非法流媒体平台在瑞士被取缔 浙江东阳:“东白”区域公用品牌商标注册成功 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黑龙江餐饮食品、方便食品、饮料等14类食品128批次样品抽检,4批次不合格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抽检14类食品100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江苏苏州高新区抽检25大类食品515批次样品 不合格3批次 印度专家介绍医药企业延长专利保护期的方式 全国作家作者版权保护平台发布 建构专业化绿色通道 张清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创新和推广应用缺一不可 江苏盐城市召开“知识产权护航行动”高企代表座谈会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办公椅产品不合格 遏制专利泛滥需少些功利心

直播售假还理直气壮,源头治理迫在眉睫

刚刚过去的3·15晚会曝光了翡翠直播骗局,再次引发消费者对直播带“祸”、电商售假的关注。部分线上商家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编写“剧本”,甚至“理直气壮”地知假售假。此类直播带“祸”乱象,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此类直播带货,有两大特点——一则“假戏”猖獗。“缅甸”街边市场,主播卖力和“货主”砍价,“货主”心痛让价……在一些翡翠直播间,“缅甸服装缅甸玉,缅甸现场缅甸人”的戏码频繁上演。某翡翠直播间在写字楼伪造布景,所谓的货主都是演员,直播砍价不过是主播和商家编造好的骗局。若是被直播间的低价玉石所吸引,那就等于一只脚踏入了陷阱。这样的直播,说白了就是江湖骗子把“舞台”搬上网而已;

二则行骗越发“坦荡”。和过往遮遮掩掩、百般狡辩的售假现象相比,如今一些直播电商已经把“摆明了骗人”作为“生意”之道。例如,在某直播间,消费者买到宣称是纯银的假银具发出质疑时,却被客服反问“纯银怎么可能是这个价格”;有消费者买鞋时得到商家“假一赔三”的回答,收货时却发现商家寄来了4双鞋,商家还“理直气壮”地表示:“假一赔三,给你4双有问题吗?”

让人错愕的购物体验,深度折射了一些电商把消费者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真相。这些电商为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此类商家道德沦丧是显见的问题,但根本原因在于,商家售假成本低,而消费者维权成本高,这一反差局面令不法商家有恃无恐。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亦认为,主播承担的风险较低是虚假宣传频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来自监管和惩治的力度不够,不法商家直播带“祸”的动力就会增大许多。因而,加大监管和惩治力度,以及在立法层面发力,完善法律法规,自不待言。

尤其是,针对直播平台和直播商家建立完善追责体系。在笔者看来,加强源头治理,提高准入门槛,不仅是关键所在,也迫在眉睫。当一个行业乱象,发展到令很多消费者都无法忍受的时候,除了说明“板子”打得不够外,更说明由于门槛不高,众多不法商家得以混入,严重损害了行业生态,也颠覆了相应的秩序,直接让消费者很受伤。唯有把低门槛变为高门槛,让资质欠缺、诚信不足、带有劣迹的商家被挡在门外,才能从源头上加以把控,以严格筛选“过滤”掉一份污浊。

当然,提高准入门槛的终极目标,也包括遏制商家的不规范现象——一些颇有声誉的大咖在直播带货时“翻车”,提醒我们,“门槛”是对准所有人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金李建议:明确直播带货的行业准入标准,比如各种直播带货资质,包括实名制、产品许可证、直播带货资质许可等。对直播带货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些主播并不具备专业素养和资质,却啥货都敢带。因此,通过对直播带货的分类分级化处理,强调直播带货主播的资质和专业许可,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亦是要则。

浙江省日前发布《直播电子商务选品和品控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对直播相关机构配备品质管理人员、完善选品流程、建立审核台账备查制度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和规范。对直播带货选品和品控管理加强前瞻性把关,是打造线上健康消费环境的重中之重。这一地方标准,有推广的价值。

规范直播带货,遏制直播带“祸”乱象,是全系统、全方位的治理过程,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和规范缺一不可,但在目前情境中,源头治理更是迫切之需。文/伍里川(作者是羊城晚报特约评论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