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对于知识产权,专家学者曾如此比喻。
面对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如何使丰富的“知本”转化为“资本”,促进专利资源价值最大化,推动企业成长壮大?
为“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源,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全力当好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器”,不断探索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服务、管理”等方面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在国内率先成立“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联盟”,为企业提供信息检索、专利申报、业务培训等8个领域的知识产权服务;与中国专利开发公司合作建设国内第一个“全球稀土专利专题数据库”,为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转移转化、交易流转提供可靠的平台支撑。
眼下,知识产权与科技资源的有效对接,正迸发出强大的区域创新发展生机与活力,不断为稀土高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知识产权质押为企业融资辟路
在企业发展的紧要关头,没想到“知产”竟能变身“资产”,让企业实现了关键一跃,包头天和磁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室主任武志敏欣喜地说。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企业的发展痛点,天和磁材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幸运的是,在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局的帮助下,通过68项授权专利质押,企业很快拿到了银行贷款授信,解了“燃眉之急”。
“专利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敲门砖’,作为一家出口型企业,目前企业的68项专利中有40项是国外专利,代表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更强。而天和磁材在专利申请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局及时将政策、服务送到企业的大力支持。”武志敏告诉记者,企业已经品尝到了专利带来的果实,在创新等要素资源的集聚助推下,天和磁材钕铁硼永磁和钐钴永磁总产能已达到万吨级,成为全球大型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之一。
作为自治区首家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在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政银企”深度融合的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与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数据库”,通过“金融+科技”双轮驱动,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研发和产业生成体系,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探索运用“企业设备+知识产权”“股东房产+知识产权”“股权+知识产权”等质押融资,促成金融与知识产权有机融合,解决企业资金难题。
记者了解到,2021年,稀土高新区新增授权专利1262件,同比增长40.8%,有效专利已达3739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5件,位居全市第一。累计帮助4家企业获得专利质押融资共计7370万元。
创新创造机制培育“创新森林”
通过企业自主研发的“取向硅钢隧道式高温退火设备关键技术”和80余项专利,包头威丰稀土电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得1300余万元的资金扶持。
“企业研发的‘隧道炉’是国内首台套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前不久还获得了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目前,我们正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向金融机构申请2000万元的信贷支持,用于企业在高磁感取向硅钢方面的开发与研究。”企业财务部部长李欣欣说。
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拓宽知识产权融资渠道、创造风险投资良性环境、培育好技术市场,对于知识产权的运作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那么,稀土高新区是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培育枝繁叶茂的“创新森林”,助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不断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探索形成了上下联动、政策配套、整体推进的管理机制。成立“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入驻的16家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已为200余家企业围绕专利和商标提供了一对一服务。
作为平台的开发者,北京万象云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兰瑞告诉记者,目前平台主要涉及专利运营、竞争对手监控、最新成果推送、全球专利检索、专利年费提醒等8项功能。“天和磁材就是利用全球专利检索系统业务频次较高的企业,他们多次向我反馈,没有这个系统作为辅助工具之前,企业没有好的渠道进行专利检索,‘全球专利检索系统’的建立,大大节省了企业的宝贵时间。”兰瑞说。
为唤醒沉睡的“知本”,今年以来,稀土高新区强化政策先导,对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保护等奖励事项进行了明确。着力示范引导,成功获批自治区唯一一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形成了“工作创示范、示范促工作”的良性局面。实施托管定制,按照企业成长规律,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实现企业专利数量质量“双提升”。
稀土高新区分类施策提高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运营能力,强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供给,打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全链条,全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质生态环境。
打造“知识产权强企”新高地
2021年4月,在稀土高新区科技局的牵线搭桥下,包头圣友稀土有限责任公司“稀土熔盐电解装置”和“稀土熔盐电解的自动恒温装置”两个实用新型专利,成功转让给广东横琴知识产权公司。
“两项专利均是2016年研发申报的,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调整,当前,企业又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两项专利将不再适用企业的发展需求。我们将专利转让,并将转让费用用于其他成果的探索和研发上,不断推动企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圣友稀土综合部部长王艳表示,知识产权真真切切成为了发展“推动器”,为企业推开了一扇创新之门。
措施不断加码,力度不断加大,稀土高新区加大知识产权运用的强烈决心与信心,正赋予创新发展之舟更加强大的远航动力。
“稀土高新区牢牢锁定知识产权创造推动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着力发现和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张瑜表示,目前,稀土高新区通过开展“专利扫零”、建立“专利实力评价”机制、加强“贯标优势企业培育”,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3家,占全市的52%。累计培育“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企业11家,占全市的64.7%。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贯标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
如今,一个知识产权服务示范高地在稀土高新区加速隆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正在日益凸显。(记者 贾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