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新引擎,塑造城市竞争新优势,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以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品牌基础提升工程、品牌供给提升工程、品牌需求提升工程,力争到2025年,打造2个世界级产业集群、1条世界级商街、3个国内一流商圈、10个特色商业街区,培育500个具有鲜明青岛特色的新品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全市比重达到20%以上,创建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以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
品牌基础提升工程:打造“胶东半岛品牌榜”
在品牌基础提升工程方面,实施“品质青岛”塑造行动。重点打造“青岛制造”“青岛农品”等五大品牌:“青岛制造”,重在强化创新驱动;“青岛农品”,重在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供给;“青岛服务”,重在提升城市服务品质;“青岛购物”,重在引领消费升级;“青岛文旅”,重在提升城市文旅软实力和影响力。
打造品牌综合服务平台。引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研究机构和品牌评价机构,支持协会、企业和高校开展品牌理论、品牌价值评价、品牌指数等研究。建设品牌策划、咨询、评估、孵化、推广和人才培训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企业品牌、区域品牌价值测算,打造“胶东半岛品牌榜”。
加快质量标准升级。积极开展“品质青岛”自愿性认证,推进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青岛园区建设,争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主导制定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青岛制造”标准。
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加速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建设,提升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国际院士港等重大平台创新能力,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传统优势产业等领域争创3至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大力推行首席质量官和首席品牌官制度,开展“品牌伙伴成长”计划、企业家“星火”接力计划和“青岛工匠”建设工程,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品牌供给提升工程:培育由“独角兽”企业等构成的品牌企业生态圈
提升制造业品牌。实施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行动,全面提升“青岛制造”品牌影响力。加快装备制造、原材料加工和消费品生产等行业技术升级,培育一批主要技术指标“领跑者”企业标准。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规模优势的新品牌。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程,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打造一批行业领先的特色品牌。
提升农产品品牌。注重农耕文化资源挖掘,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重点围绕粮食、果品、蔬菜、茶叶、畜牧业、渔业等产业培育一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建立完善“青岛农品”品牌评价体系,推进全市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建设。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品牌创建主体作用,鼓励行业协会发展形成品牌效应。
提升服务业品牌。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发展,强化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功能,构建现代金融服务生态,建设高端商务会展平台,打造工业设计和软件与信息服务高地。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建设1条世界级商街、3个国内一流商圈和10个特色商业街区,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国际市场购物之都、医养健康胜地、影视文化名城,全面提升“青岛服务=优质服务”的感受度和认知度。
提升企业品牌。培育由世界一流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等构成的品牌企业生态圈,争取2家以上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上市企业生态圈,力争10至15家企业成为“独角兽”企业。引导企业专注细分产品的研发制造、工艺改进和市场拓展,专注于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推动150家企业成为国内外细分市场前5名的“隐形冠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