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监管机构认为USPTO的信息技术合同让人“无法接受” 谷歌与6家法国报纸签署版权协议 山东省青岛市食药监局抽检:5批次饮料样品不合格 河北省蔚县市场监管局:1批次调味品不合格 江苏盐城建湖“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增至八个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用农产品203批次 不合格样品10批次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关于1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39期)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 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次到贵州开展专利巡回审查 欧专局的裁定为赛诺菲公司的畅销药进入德国市场扫清障碍 美专家谈如何为企业选择合适的商标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部分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及核查处置情况 广东省茂名市市场监管局:1批次生物健口服液(浓缩型)菌落总数超标 奥地利专家探讨本国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现状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抽检341批次食品 13批次不合格 广东省茂名抽检花生油不合格批次都是散装的 新疆食药监局抽检6大类食品371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药品大案 揭示出亟待解决的课题 港媒:内地严查网络音乐版权下线220万首盗版歌 江苏镇江举办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重点项目示范 山东省8家企业17批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等抽检不合格 2017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公布 中美跨境商务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应对策略 海外代购药品假药多 朋友圈兜售多为"三无"产品 全国工商系统打击侵权假冒 今年前七个月查处案值超六亿元 德国药剂师制假药骗5600万欧 被判入狱12年 菲律宾知识产权局为创新和技术支持办公室网络的成员提供培训 商标评审与行政诉讼业务研讨会在京举办 专家学者海口探讨知识产权证券化 最高法认定福联升属恶意攀附 与内联升近似商标注册被拒 山西省古交市:5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陕西省宝鸡高新开发区两个店销售不合格食品上黑榜 湖北咸宁市多部门联合开展行动规范网络版权环境秩序 江西省开始实施第三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 发改委:将建药品生产经营 “黑名单”并在媒体网站披露 印度专利授予数量去年猛增50% 超八成发给外国人 为打压假冒伪劣商品 亚马逊向商家收取防伪保证金 商标注册勿踩“不良影响”禁区 江西省九江市市场监管局:2批次蔬菜制品抽检不合格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德克斯公司狠打UGG造假者 文字著作权协会将就学术论文抄袭展开大规模诉讼 湖北省荆州市食品抽检 武商超市等单位食品抽查不合格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讲座走进甘肃省兰州市第51中学 药监局部署加快医用防护服注册审批和生产许可工作 第五届“ICT产业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大会”在京召开 山东威海:标称莱芜市福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原味香瓜子过氧化值(以脂肪计)超标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山东枣庄市规范专利申请行为暨专利代理机构座谈会召开

浙江台州:专利质押金额超百亿元

专利是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沉淀,同样也能转化为有形的发展资金反哺企业发展。

专利质押贷款是企业用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授权的专利技术作为质押,从银行获得贷款。2020年,浙江台州市专利质押金额为105.3亿元,首次位列全国各地市之首。

台州拿下这项“单项冠军”,既有民营经济发达的大背景支撑,也有政府和企业创新的双重加持。台州实践究竟有哪些经验可以学习,记者日前进行了调查采访。

“双料冠军”含金量几何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了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数据,在这份成绩单中,浙江拿下“双料冠军”——2020年浙江省专利质押金额401.07亿元,同比增长132.29%,名列全国第一;台州市在全国各地市(区、州、盟)中排名第一。

截至3月28日,今年浙江全省专利质押登记262笔,同比增长101.53%,质押金额70.95亿元,同比增长150.88%,登记专利数977件,同比增长107.43%,登记企业数256家,同比增长103.17%。

如果说,浙江蝉联冠军还在意料之中,那台州的夺冠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惊喜。“惊喜源于这个冠军的含金量。”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明文彪表示,专利质押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这个数据与企业创新活力和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后劲。

纵览榜单中的第一梯队,台州、深圳、广州、杭州,四者确有共同点——都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这也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民营经济,一直是台州的一张王牌。自改革开放以来,数十年的底蕴支撑着台州民营经济发展至今,有一组数据充分表明民营经济之于台州的重要性——在台州,有着62家上市公司和近70万个市场主体,民营经济的占比达到了99.5%。

“不仅如此,台州培育了汽车及零部件、通用航空、模具与塑料、医药医化、智能马桶、缝制设备、泵与电机等‘七大千亿’产业,这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都是专利大户。”台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台州的“惊喜”也根植于浙江的大环境。

连冠背后也有“跃升”,从数据上看,2020年浙江的专利质押金额甚至超过“十三五”期间前4年的总额——“十三五”期间,浙江省总共实现专利质押金额798.91亿元。

与其他省份横向对比,浙江也从2019年的“险胜夺冠”升级为2020年的“遥遥领先”,超过第二名广东百亿元。“将GDP数据与专利质押金额放在一起看,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情况,前四名都是粤苏鲁浙,但浙江却从GDP的第四跃居专利质押金额的榜首。”明文彪表示,稳定的前四名说明用专利质押金额评估区域发展实力的客观性,次序的变化则说明浙江在创新发展上颇有建树。

“锅”和“米”台州如何兼备

专利质押是政府创新和企业创新的集中体现。专利质押金额的增长,必须依靠融资机制改革和企业创新突破的双重加持。

“两种创新的关系就像‘锅’和‘米’。”上述负责人介绍,融资渠道的畅通就像一口“好锅”,而企业的专利就是下锅的“米”,两者兼具,好锅炒米,才能做出好饭。而台州的实践无疑极具代表性。

“台州民营经济发达,小微企业对融资的最大需求就是‘短、频、快’。”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发展与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沈艳宏说,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体制机制创新,让专利质押成为企业融资沃土。

早在2015年,台州就以“政府引导+民营主导”的形式,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协同推进机制,率先启动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改革,创建全省首批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服务窗口,并推动专利质押登记服务“落户”,实现专利和商标“同窗受理、一窗通办”。目前,专利权质押融资全流程办理时间已缩短至3个工作日。

2020年6月,一个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中的新品种在台州诞生。浙江舜浦工艺美术品股份有限公司将1项发明专利、8件商标和3件系统软件著作权以5805万元的评估值质押给温岭农村商业银行,获得浙江省首笔“三合一”混合质押担保贷款。

“部分企业如果只依靠专利质押,金额过小,银行很难办理,也无法满足自身资金需求,台州在全省首创的混合质押融资模式,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沈艳宏说,这口“新锅”极大推动了当地专利质押金额的提升。2020年,台州共办理混合质押30件,质押金额达7.47亿元。

台州浓厚的创新氛围,让专利质押有“米”下“锅”。台州中小企业多,近年来,这些中小企业厚植台州高端制造业土壤,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申报的专利数量越来越多。据统计,2020年台州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5052件,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5件,较2015年增长226.67%,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国际专利申请量250件,是2015年的6.79倍。

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是温岭一家老牌泵企,一贯注重自主研发,是专利质押融资的“常客”。企业相关负责人林仁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近3年企业研发投入资金近3亿元,而创新研发往往周期长、回报具有不确定性,担保贷款就起到“输血供氧”作用。“2019年,我们以专利质押获得1.5亿元贷款,2020年,我们新申请发明专利7件,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拳头产品永磁智能多级离心泵在市场上‘初试身手’,总销售5万余台,产品利润比普通水泵高得多。”林仁勇表示,今年他们将发力国内市场。2020年12月23日,利欧泵业又以专利、知识产权混合质押,获得2亿元贷款金额,补充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需求。

在米袋中精准选到“好米”,也是一项技术活。台州金融服务信用信息中心和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中,收录了12个部门4000多万条企业信用信息,覆盖52万家单位。依托海量的一手资料,台州率先全面推行金融机构自评模式。通过企业主人品、企业产品以及企业固定资产等物品信息,水表、电表、海关报表数据交叉验证,评估知识产权财产价值。

这一做法既破解了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知识产权价值存在“时间长、费用高、手续繁琐”的问题,又契合小微企业资金使用特点,释放了制度红利,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良性循环怎么才能更稳定

过去一年,浙江将专利质押与专利贷两项工作紧密结合,盘活了企业发展的现金流。这促成了发展中的良性循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通过专利质押获得更多资金,将这些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产生更多专利,获得更多资源。在这个循环中,实现了强者恒强,同时带动起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催生了一批创新发展的新生力量。

酷爱发明的路桥金清人王良仁,因为一款“多功能投掷器”走进了央视《我爱发明》栏目,也因此走上创业路。“以前对我而言,发明就是个爱好,跟别人玩古玩一样。”王良仁说。2020年,一次“专利权+商标权”混合质押方式的融资,让王良仁坚定了自己发展事业的信心。“以前是把想法变成现实,而现在可以把想法直接变成产品。”王良仁说,台州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力度,让他有种“千里马遇伯乐”的快感,2020年他又申请了12项专利。

“当然,我们需理性看待这份可喜的成绩。如何继续保持优势,让良性循环更稳定?同样值得思考。”沈艳宏说。

“专利是科技创新的产物,具有切实的经济价值,但作为金融质押品,仍需考虑风险。”泰隆银行台州科技支行行长张磊说,截至2020年末,该银行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智融通”已累计办理2381笔,发放贷款16.16亿元,但科创型小微企业资产轻、运营不稳定、成果转化以及市场化进程难以预计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此我们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按金融机构实际收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利息的20%向其发放风险补偿金,每户每年不超过30万元,目前已累计发放994万元。”沈艳宏说,除此之外,2020年,台州加大保障力度,设立首期35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资金池,主要用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坏账风险补偿,给予金融机构质押贷款本金坏账损失50%的补助,降低金融机构承担的放贷风险。

“通过这样的形式,引导金融企业适当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良容忍度,提升基层经营网点‘敢贷、愿贷’意愿和‘能贷、会贷’能力。”沈艳宏说。

另一个关键是知识产权保护。专利质押背景下,专利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专利保护的力度必须持续加强,企业才能尽享专利质押红利。”在采访中,不少企业主提出这样的诉求。

浙江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良性循环上了“保险”。2021年,浙江启动修订《浙江省专利条例》和《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并推进长三角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体化,实施重大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联合挂牌督办制度。

法治化、标准化之外,浙江还将努力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化。面向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平台布局建设;制定知识产权多元治理体系建设政策意见,推行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

据了解,接下来,浙江将建设“知识产权一件事”综合服务平台,集成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全类别,贯通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全链条。

【浙江新闻+】金融创新服务实体

日前,记者在采访某银行董事长时,他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是我们的初心。”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要求,但如何做到精准服务,把钱用在刀刃上也颇有学问。台州通过专利质押的方式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为这一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范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认准“创新”这个关键词,撬动企业创业创新的热情,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让金融力量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在台州,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印证了这一点,温岭市鸿泰工量具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福生将通过专利质押来的资金,投入科研,实现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在现金流愈发充盈的同时,近几年实现年产值平均增长率逾15%。

见微知著,金融机构围绕专利质押的创新,让企业更加放心地投入科技研发当中,推动了台州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端。数据显示,2020年,台州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2015年的3倍之多。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提升双联动。而以金融机构依托专利质押,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便是实现“双联动”的重要一招。(记者王世琪、许峰、赵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