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全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并印发通知,要求全系统开展坚决清理整治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行动。对营利性医疗机构以及医院管理、医疗美容、药品等相关行业企业,其名称在使用中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一律依法予以纠正。“知名医院之外的营利性医疗机构,无权利人直接授权的,一律不得在名称中使用‘协和’等知名医院字号。”(2月6日 财经网)
实际上,早在2020年8月1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曾发布《关于对知名医院等机构被冒牌问题开展清理整治的通知》,对知名医院等机构被冒牌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整治。
但与之前不同的是,新下发的通知提出了“一律不得在名称中使用知名医院字号”“一律依法予以纠正”等硬性要求,充分体现了此次监管部门整治该问题的决心。该举动,不仅切实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也增强了人民在医疗上的获得感。
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由来已久,也一直饱受诟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医院商标意识淡薄,没有及时注册商标。加上早些年跨地区使用相同字号并无明文禁止,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就借此机会,特意选择与知名医院相同的字号、名称,登记时再在名称前后稍加修改,就可以正大光明地贴着“协和”等知名医院的标签开办医院。
然而,知名医院被冒牌,受害的却往往是患者。“李鬼”虽能冒充“李逵”之名,但又怎会有“李逵”之能?当患者被知名医院的光环所吸引,进入一家“协和”或者“同济”医院时,迎接他的可能是一家连像样的医疗设备都没有的“空架子”。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还有可能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影响。除此之外,树立起一个人民信赖的医院品牌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冒牌医院的猖獗不仅使得真正的协和医院的口碑受到影响,更不利于医疗市场的持续发展。
由此观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此次整治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这一方面需要医院增强商标意识,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权;另一方面也需要监管部门提高自身监管能力,在整治顽疾问题上下足功夫,严格打击欺骗患者的违法行为。此外,相关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强化对知名医院名称及其相关字词的保护,避免不良商家的“擦边球”行为。
医疗问题关系民生,是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在全面深化医疗改革的当下,整治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是大势所趋,也是响应人民需求的迫切需要。文/冶双良(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