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开发区致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中国乐器协会关于钢琴品牌打假维权的再次声明 浙江宁波入选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 TCL遭遇小米式烦恼国产手机出海频遇“拦路虎” 从平台入手遏制短视频侵权 关于专利数据服务试验系统中提供中国标准化全文图像数据的通知 游戏版权保护启动“双动力” 甘肃省食药监局:5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抽检不合格 全国政协委员继续与假货治理“死磕”,上交了这份提案! 浙江温州市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专利商标质押融资超130亿 农业部关于组织开展2016年第一批假兽药查处活动的通知 浙江省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2017年第27期国家医疗器械质量公告 中国首次位居USPTO商标申请量榜单榜首 对冒牌“协和”“同济”早就该查了 浅析“撤三”案件中商标在非核定商品上使用的效力 澳洲新州假冒罚款单诈骗电邮横行一华裔女子中招 安徽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批次饮料不合格 烟台突查24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半数以上不合格 上海市质监局:3批次运动服装产品抽查不合格 公安部挂牌督办256起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重大案件 尼日利亚标准局查获1.7亿元中国造假冒电缆 广东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抽查227批次车用汽油产品 1批次不符合标准要求 哈斯F1车队冠名赞助商Rich Energy在版权案中败诉 假冒黄金首饰为“三无”产品谨防“首饰病” 2018年一季度休闲服装等5种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 人民日报:一查到底 方可纾解疫苗焦虑 亚冠版权飙升恐致谈判破裂 球迷看电视直播无门 “蚕丝被”多假冒?烧出松脆黑色颗粒为真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5月抽检食品总体合格率为98.53% 湖南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国家质检总局紧急警示:消费者勿食用3个批号新西兰婴幼儿配方乳粉 微信小程序多举措加大侵权投诉处理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1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9期) 浙江省质监局抽查77批次潜水泵产品不合格4批次 山东济南市市中区市场监管局:1批次粮食加工品(小饼)不合格 湖南“壶天石羊”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省级评审 山寨卫浴充斥市场 发展品牌迫在眉睫 201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召开 与会嘉宾热议“知识产权与竞争政策热点” 浙江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市场监管局: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中美联合展开打击假冒消费电子产品行动 安徽蚌埠市抽检食用农产品样品59批次 不合格2批次 印纪传媒拿下奇幻IP“三界宙” 打造全球高概念版权帝国 山东省济宁产(售)6大类食品15个批次食品检测不合格 LV败诉商标案 Forever 21业绩太差或退出澳洲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2021年第23期食品抽检:7批次糕点不合格 广西柳州消防开放消防站传授识别假冒消防产品知识 AIPPI中国分会版权热点论坛举行 反侵权离不开文化法治支撑 在线课程与日俱增 版权保护有待推进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言:互联网新业态如何反不正当竞争

“大数据杀熟、平台强制二选一、信息茧房……这些行为是非常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依法及时制止。”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朱明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就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检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进行分组审议时说,网络经济、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有很多很不相同的特点,发展和规范都需要过程,要注意把创新业态模式和不正当竞争区别开来,鼓励适度竞争,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争取比较好的平衡,以便更好保护企业创新发展,最终才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20年9月至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首次运用大数据技术,抓取互联网舆情数据约4851万条,搜索指数约268.1万条,司法判决数据约5.3万条,学术期刊论文数据5900余条,对2011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社会关注度、执法司法效果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

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管难度大

大数据显示,近3年涉及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司法判决案件虽然只占全部不正当竞争判决案件的3.6%,但是社会关注度高达72%左右。

报告显示,市场混淆、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商业诋毁等长期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屡禁不止且违法案件不断增多,这些老问题在互联网场景下花样翻新且风险进一步放大,一些老问题通过技术加持转移到线上,一些不良商家的不正当竞争手段更加复杂和隐蔽。衍生出广告屏蔽、流量劫持、数据杀熟、网络链接、骗取点击、捆绑软件、恶意侵犯等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

比如,过去利用传统传播方式“自卖自夸”的夸大或虚假宣传演变为组织专业团队利用网络软文诱骗消费者,甚至通过少数网红“直播带货”等助力虚假宣传,互联网虚假宣传案件已占全部虚假宣传案件的一半以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由传统的实体店面、固定场所向利用网络等新型渠道延伸,有的朋友圈、网店成为假货网络购销的新渠道。商业诋毁演变为专业“水军”带节奏,或假借“打假”“维权”恶意投诉举报,呈现出组织化、职业化、规模化特征。

报告提出,互联网环境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实时灵活、违法成本低、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技术深度介入等特点,对被侵权企业合法权益的损害程度和市场竞争环境的破坏程度远远大于线下,对企业经营发展带来较大影响甚至冲击,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另外,由于权益驱动,对容易监管的一些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关部门都愿管,有的甚至抢着管;由于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管难度大,相关部门不愿管,经常出现相互推诿现象,由此造成监管真空。

直播带货带来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反不正当竞争的判断、反垄断的判断,都是非常专业的问题。”朱明春举例说,“最近网上出现出租车行业协会告网约车垄断的问题,网民意见也很犀利,说到底是想反谁的垄断?过去传统出租车垄断的时候,日子很舒服,新业态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动了这个行业的奶酪,但确实给一部分有需求的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各有各的优势。网约车有它的方便之处,组织起来,避免了很多车无序地在街上乱跑,确实有很多好处。”

“直播带货带来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且加以解决,防止泛滥扩大、防止愈演愈烈。”李巍委员建议,有关部门要抓紧梳理研究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配套制度,对直播带货当中的一些不法行为进行有效规制,明确认定的条件,细化处罚梯度,提升法律的精准度和可操作性。要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调,增强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相关法律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市场监管、广电、网信、电信、商务等部门要不断去探索创新新情况下的监管方式,形成合力,避免九龙治水各管一段,要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压实平台企业的责任。

报告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互联网平台强制经营者“二选一”问题。建议认真研究平台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依法对互联网平台公司,特别是业内具有优势支配地位的平台在日常运营、制度规范方面依法加强监管,对违规经营者进行教育引导、适时约谈,对强制“二选一”等破坏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依法严惩,形成有力震慑。同时,建议司法机关加快发布一批遏制互联网平台恶性竞争的典型案例,为打击平台强制“二选一”等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指引。

创新监管方式。切实加强网络经济发展的前瞻性研判,把握好支持创新发展和维护竞争秩序的平衡。要促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探索对平台开展线上闭环监管、非接触监管、信用监管等柔性管理。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对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预警、分析,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和违法行为线索。加快数字转型和数据整合,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案件查办,提升监管执法水平。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亦君 焦敏龙 来源:中国青年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