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从来没想过,知识产权可以拿来融资。这笔贷款,真的解了燃眉之急。”昆明万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宸觉得这个冬天的“春城”明媚又温暖。12月8日,他拿到了103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10个软件著作权成为他们拿到贷款的全部倚仗。
当天,和万德科技一样感慨的,还有云南瀚哲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圣周伟业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昆明雄越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拿到了共计294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它们也成为昆明市首批纯靠知识产权质押拿到贷款的企业。
近年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知识产权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与鼓励。《“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将2020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800亿元列为“十三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主要指标;《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作为昆明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也在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的工作。截至目前,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223户,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366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占园区总收入的60%。这些企业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可抵押的东西、在创新过程中容易遭遇资金瓶颈。
事实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已提出多年,但是估值难、风控难、处置难一直是个痛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高新区管委会每年安排1000万元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设立了首期1000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我们是从事旅游信息化的企业,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8个月没有收入。如果没有这笔贷款,还不知该怎么熬下去。”杨宸告诉记者,像它们这样的中小企业,除了知识产权之外一无所有,就算没有疫情,研发资金也是捉襟见肘,贷款更是不敢奢望。
“这部分企业在高新区大量存在。我们通过146天的高效工作,和光大银行昆明分行、大地财产保险云南分公司达成了‘424’风险共担这种探索性的机制,对于激发、盘活园区的知识产权储备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学平说。(记者 郭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