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成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院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1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广东省清远市市场监管局:2批次花生油不合格 捷豹和大众就豪华SUV的专利纠纷达成和解 市场监管总局:4批次肉制品监督抽检不合格 AI作品不算版权,不等于“无权” 广西市场监管局抽检危险化学品包装物不合格发现率为7.14 % 印度为多个被“错误”撤案的商标申请提供异议机会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抽查:3批次手洗餐具用洗涤剂不合格 四川省成都市食药监局:253批食品抽检不合格 浙江温州商标品牌数全省第二 有效注册量突破56万枚 知识产权侵权获赔额整体偏低 国家质检总局:去年汽车召回超531万辆 甘肃兰州城关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揭网红福袋机“30元赢大奖”套路:工作人员当托儿 工商总局审议通过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 福建莆田市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 理解我国知识产权体制的五个维度 法院严惩“商业水军”:商标权利人伪造证据恶意投诉被判加倍赔偿 安徽亚太石榴酒公司产品酒抽查不合格 中国企业大举开拓日本市场 商标注册3年增5倍多 质检总局:泉州新恒辉儿童用品儿童推车不达标 首部良渚主题童书《五千年良渚王国》实现多语种版权输出 土耳其《新工业产权法》与知识产权税收优惠制度介绍 资本战、专利战,共享充电宝行业狼烟四起 广东上半年查获43宗进出口假冒伪劣案件 6家央媒来琼开展主题采访 挖掘海南知识产权的工作亮点向全国推广 高通与LG“联姻”,意欲何为? 辽宁省工商局:20批次消防器材类商品质量不合格 农业部组织开展“瘦肉精”监督执法培训 高通的反击:捍卫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未来 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更多吹哨人 更严监管剑指海淘:海外代购真假难辨 售后差维权难 汪文斌:新媒体助力打击侵权假冒 共奏诚信中国最强音 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落户高新区 视频聚合平台如何防止侵权行为 湖南首笔影视著作权质押贷款“落地” 广东省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2期) 中国首家艺术版权开发众筹平台昨在宁正式上线 福建省九十八家网站开展网络版权自查自纠 江西省将建设一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江苏盐城建湖“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增至八个 上海石化年度专利申请量创新高 与深交所正式签约 江苏南京开启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新征程 业内曝多数橱柜品牌货源难保证致质量频出问题 直播平台应提高著作权保护意识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提醒网民:谨慎使用“免费Wi-Fi” 浙江省温州市市场监管局抽检19大类食品批次合格率为95.6% 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意见(试行)》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50批次调味品 不合格1批次

以惩罚性赔偿让专利侵权无可遁形

只有当惩罚性赔偿成为专利保护的标配,才能让侵权者有实实在在的痛感,倒逼效仿者在前车之鉴的警示下,主动打消侵权歪念。

从2014年开始启动的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历时6年,终于落锤定音。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新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法新增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按照权利人受到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倍数计算的数额1到5倍内确定赔偿数额。

随着专利商业价值的日益凸显,我国专利领域的恶意侵权行为也呈多发态势。尽管近年来相关职能部门在依法打击专利侵权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故意侵犯、假冒专利的不法行为,但并未从根本上有效遏制住专利权违法行为的多发蔓延之势。在专利保护愈发受到重视的当下,新修订的专利法正式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彰显了以惩罚性赔偿守住专利保护底线的法治思维,这对大幅提高专利侵权成本,倒逼专利侵权违法行为无形可遁,不仅大有裨益,而且正逢其时。

在近年来持续重视和加强专利保护工作的大背景下,专利领域“空手套白狼”侵权违法行为仍然多发,无不缘于侵权成本的低廉。此前,因没有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专利侵权者承担的经济赔偿以对权利人造成的实际损失为限,在难以计算赔偿数额的情况下,法院酌情确定的赔偿上限为100万元。虽然上限100万元的赔偿数额表面上看起来较高,但与侵权者恶意侵权行为得逞后的巨额收益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不但不能对热衷于恶意侵权者起到切肤之痛的震慑作用,反而有可能让其产生“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侥幸心理。

同时,侵权赔偿金额的偏低,又让权利人在维权时不可避免地陷入为了“追回一只鸡”,不得不“杀掉一头牛”的尴尬,无形中助长了侵权者肆无忌惮的嚣张气焰。这是多年来我国持续加强专利保护力度,而保护效果始终差强人意的关键症结所在。

鉴于此,要有效震慑专利侵权违法行为,就必须通过惩罚性赔偿来大幅提高违法成本。与低额度的隔靴搔痒式赔偿相比,惩罚性赔偿因不是有一赔一的一般性损害补偿,而是对赔偿数额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加重赔偿,更能倒逼那些基于“收益大于赔偿”的精心算计的侵权者,面对得不偿失的侵权代价感到不划算,同时也有助于破解权利人维权时所面临的成本高之困境,从而激发权利人主动维权的积极性。在这种意义上,新修订的专利法把惩罚性赔偿制度正式确定下来,可谓抓住了破解专利侵权“赔偿低”老大难的“牛鼻子”,必将有力促进专利市场的风清气正。

此外,对专利侵权违法行为祭出惩罚性赔偿利剑,也是基本国际惯例。综观国外诸多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做法,无不都对专利领域的恶意侵权行为处以最严厉的惩罚性赔偿。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客观存在惩罚性赔偿机制缺失的短板。新修订的专利法正式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不仅是全面遏制专利恶意侵权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平等保护中外专利的国际需要,不失为守住专利保护底线有针对性的理性和务实选择,其效果自然值得期待。

总之,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切中了当前专利保护的痛点,不失为实现全面保护专利最大公约数的上善之策。须知,只有当惩罚性赔偿成为专利保护的标配,才能让侵权者有实实在在的痛感,倒逼效仿者在前车之鉴的警示下,主动打消侵权歪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