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衢州市开化县市场监管局发现多起关于农村老年人被诱导购买净水器的线索,不少消费者花大价钱买来的却是不满意的净水器,等发现上当受骗后却找不到商家了。更有甚者推销的净水器可能使用的是劣质材料,不仅不能有效净水还会产生有害物质,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7月29日澎湃新闻)
曾经,农村的集市时间短、周期长,村里人往往要购齐“存粮”,以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那时候的集市,除了农副产品,便是些“好吃的”“好玩的”,还有一些洋气的“小玩应儿”,颇受村里人喜欢;如今,集市颇似农村的一道“风景线”,村里人早已不能满足那些基本的吃穿用品,他们更需要一些“时尚”“高档”的产品来满足新的生活需求,如净水器、厨余垃圾处理器、洗碗机等等。
多年来,村里人不变的是对性价比的追求,而变的则是对“高端”产品的需求。正因如此,一些不法商贩摸清了村里人贪图“便宜”的心理,在商品“包装”上做足了文章,他们有的声称厂家直销、张冠李戴;有的盗用名牌商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还有的搞起了“推销会”,以免费送一些小礼品为诱饵,以退还红包、赠送礼品为手段,鼓吹“物美价廉”,向农村消费者推销三无劣质产品。
而这些假冒伪劣的商品之所以在农村市场如此泛滥,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城市监管力度的加大,一些不法商贩受利益诱惑把在城市无立足之地的假冒伪劣商品输送到农村市场,导致农村市场出现品种多、数量大的假冒伪劣商品;二是农村大部分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文化层次不高,加之大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对产品真伪辨别力不强,受到侵害后维权意识淡薄;三是农村市场点多、线长、面广,基层执法部门执法半径过大,不免出现一些监管“盲点”。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及时构建完善的农村商贸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商品示范店建设,合理布局农村超市,努力打通商品从厂家到农村商家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村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能买到同质同价的商品。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严防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农村市场和农村超市,从快从重查处商品质量案件,切实增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者的违法成本,有效压缩、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存在的空间。
对于农村消费者而言,则应增强健康安全意识、市场防范意识和法治维权意识,了解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误买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律救济途径等,做到谨慎消费、科学防范、依法维权。文/程彦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