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确定 全国肉制品生产监管工作培训班在深圳举办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1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9期) 海外媒体:中国加强打击盗版行为 付费内容快速兴起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关于小批量货物的新规有助于打假 天津滨海新区有效发明专利总量首破万件 国家食药监总局欲降低网络售药门槛 业内呼吁谨慎放开 河南洛阳中院保护知识产权为消费者维权 四川峨眉山市:“保护知识版权”宣传亮点纷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工商分局多措并举助推“无假冒伪劣商品城市”创建 江苏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管局: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重庆:“非遗进校园”让青少年爱上古老非遗 广东佛山三水开展版权示范企业推介活动 湖北武汉加大北京冬奥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南京市工商局公布2014年执法维权典型案例 “界首彩陶”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安徽新增9个地标农产品保护工程品目 北京市公共服务中心举办《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指引》解读培训 欧盟《数字化单一市场版权指令》的实施进展 质检总局: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等不合格产品检出率超10% 河北省石家庄市食药监局:10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2批次保温材料不合格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6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正版进程与盗版技术共同升级 网络视频盗版:一年损失150亿 江苏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1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云南版权服务再升级 助力文化产业“火起来” 宁夏食药监局抽检184批次食品不合格1批次 苹果输专利官司被判赔2.34亿美元 英媒:苹果为新锐之作申请专利 2012中美知识产权工作组副部级会议今天落幕 2016年中国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均居全球首位 促高校知识产权工作转型发展 河北沧州市“青县羊角脆”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浙江宁波:慈溪麦冬、余姚杨梅获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福建武夷山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大会 奥地利红牛蓝/银色商标被宣告无效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站通•扬州站”银企对接会 驻马店捣毁假冒食品产销窝点5个 涉案金额千万余元 欧洲议会下属委员会通过版权新规:科技巨头或面临更大限制 浙江温州: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发布 涵盖专利商标版权等28项内容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创新质量不断提升 兰州企业再获中国驰名商标殊荣 驰名商标位居全省前列 葫芦娃成侵权“重灾区” 虚拟人物维权有多难? 福建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粮食加工品抽检不合格 安徽省发布2019年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现状白皮书 山东省质监局抽检26批次玩具3批次不合格 以开放许可制度促专利运用 法官怀疑三星专利侵权给苹果造成无法弥补伤害的说法 昆山调处一起旧瓶灌装商标侵权案

遇到版权公司“碰瓷式维权”怎么办?有机会反证

近几年,随着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日益发展,商业版权公司以营利为目的起诉企业著作权侵权的案件急速增多。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法院为例,从2017年至今,该院类似案件已超过千件,案件标的超过千万,涉及图片、文字作品、音像作品等主要知产领域,被告企业也以败诉居多。

我国著作权法在著作权的权属认定、侵权行为认定、权利限制等方面注重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在保护著作权人正当权益、明确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同时,也为被诉企业应对版权公司的“碰瓷式维权”提供了反证机会,对遏制恶意诉讼提供了法律依据。

“署名推定”确认著作权属

“碰瓷式维权”频发存在现实因素

作为音乐作品的拍摄者,肆达唱片公司与唱鸟公司签订协议,允许唱鸟公司以版权方名义向全国多家KTV先发律师函、再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日园公司应诉后提出相反证据,认为MTV的著作权人应为制片人,且自己已经交纳了曲库的版权使用费,唱鸟公司无权起诉。

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五条规定,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此外,制作收录相关作品的音像出版物的主体,不必然是该作品的制片者。

法院最终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肆达公司就是著作权人,唱鸟公司不能基于协议取得涉案作品的著作权,遂依法驳回起诉。

“如何确认著作权人,著作权法有明确规定。”本案的承办法官、思明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李缘缘介绍说。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另有规定的除外。而在司法实务中,“署名推定”原则是确定著作权权属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所谓的“署名推定”原则,来源于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四款的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因此,提出著作权侵权之诉的原告应首先提交证明著作权权属的证据。

根据最高法《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可以作为著作权权属证据的有当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在作品或者制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著作权、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权利人,但有相反证明的除外。

有了“署名即获权”这一张通行证,商业版权经营公司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批量式维权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当今法律环境下,这种‘碰瓷’维权现象的活跃是难以避免的。考虑到这些,法院在司法实务中根据最高法司法解释第七条中‘有相反证明的除外’这个规定,对举证责任也进行了合理分配。”李缘缘说。

根据举证责任分配,原告完成权属证据的举证责任后,被告可以提交相反证据来进行反证。如果相反证据足以证明原告不是著作权人,则原告的诉讼请求就不能获得法院支持。

由此可见,针对著作权的权属认定,“署名推定”与“相反证明”缺一不可。

“时事新闻”界定范围严格

媒体应合理使用著作权作品

著作权法在保护著作权人智力创作成果的同时,也考虑到文化传播和传承的必要性,对著作权的使用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允许合理使用行为的存在,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而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媒体对何种情况下才能被认定为是“合理使用”普遍存在认识误区,导致其极易成为版权公司维权“攻击”的对象,最终被诉侵权并赔偿。

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在涉及著作权侵权的案件中,有些媒体就把‘时事新闻可以合理使用作品’这个法律规定视为‘尚方宝剑’,并常以此为由进行抗辩。”李缘缘说。

厦门某报社编辑人员为了配合基层典型采访专栏,在排版时随手在网络上找了一张“华表”的图片以体现浩然正气。不久,北京某图片公司声称其是“华表”照片的著作权人,要求报社赔偿损失。报社则以报道时事新闻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为由进行抗辩。

思明区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发现,虽然该图片公司同期在全国提起的“华表”图片维权案件超过百件,明显有碰瓷维权的倾向,但经审理查明,该图片公司确实为涉案作品的版权方,报社确实有不合理使用作品的行为。最终,法院依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判定报社赔偿3000元。

李缘缘介绍说,媒体使用著作权作品时要构成合理使用,应同时具备“时事新闻”和“不可避免”两个关键要素。

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一项规定,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因此,时事新闻应同时具备客观性和即时性两个特征,既要求客观报道,不掺杂报道者的个人感情色彩和评论,还要求在短期内迅速完成传播。

而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三项中的“不可避免”,媒体使用作品的范围已经被进一步限制,即所用作品与新闻报道必须是一种不可分离、不可替代的关系。

回归本案中,法院认为,报社开设的专栏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并非属于时事新闻。报道内容与“华表”图案也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完全可以使用其他图案来代替,不应认为是“不可避免”的使用。

“准确把握著作权法中关于合理使用的法律规定,可以为媒体行业如何合法地使用作品、提醒媒体预防著作权侵权风险提供参照依据。”李缘缘表示。

代表委员建议出台指导意见

精准把握侵权裁量标准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张汝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有些图片公司和个人以侵权为由恶意索赔,地方法院却没有判决标准。因此,他建议“两高”尽快出台著作权裁量指导意见,使文化市场有法可依,健康有序发展。

而在今年初的福建省两会期间,福建省人大代表陈展弘和省政协委员刘安娟也提出,福建司法部门可以从司法务实的角度出发,尽快出台省内的著作权侵权裁量指导意见。

“媒体行业出现的恶意诉讼现象已经偏离了著作权法保护版权的初衷。”陈展弘表示,一些企业或个人通过技术手段精准掌握到媒体转载到没有署名或来源的作品后,想方设法联系上这些图片的版权方,通过低价购买等方式获得短期版权,然后向多家转载媒体索要几万、几十万元的版权费,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严重影响了著作权领域的法治生态环境。

陈展弘认为,现行的著作权法还没有明确具体的裁量依据,因此导致基层法官在判案中使用的赔偿标准偏高,给媒体和其他版权消费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遏制“碰瓷式维权”这类恶意诉讼带来的负面效应,陈展弘建议,可以适当调整著作权侵权的裁量标准。对于主观恶意程度较轻的,客观上属于公益行为的,媒体间相互转载扩大社会影响力的,版权代理公司、图片公司、个人批量起诉的以及其他特殊情形的,可以制定最低裁量原则,最低裁量的标准则可以参照福建省的经济情况、媒体性质和主观意识等来设定范围。(王莹、通讯员杨长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