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毛食品”很多是一些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零食,质量不过关,“高糖零食”含糖量过高,食用后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伤害。
但这些食品在儿童中间却很有“人气”。究其原因,口味颜值都诱人的小零食,只需五毛、一元钱就能买到,学生支付得起。同时,生产制作简单,原料成本低廉,一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趋之若鹜。
为了维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各级各部门针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持续进行整治,营造食品安全环境。
政策先行为健康“把关”
学生食品健康安全不容忽视。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和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春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
《通知》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以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学校周边的小超市、小食品店、小餐饮店等为重点单位,以畜禽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乳制品、食用油等大宗食品原料及“五毛食品”等为重点品种,以食品进货查验、食品贮存、食品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为重点行为,组织开展春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以近3年发生过学校食物中毒或食品安全事件的地区和学校为重点,开展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情况进行联合督查。
另外,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明确提出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也要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生产,提高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营养标签添加糖的能力。
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6-12岁版)》再次强调,儿童长期选择高糖零食的危害严重,要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重拳治理为健康“站岗”
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640余家,发现隐患99家,完成整改93家,查获不合格食品40多公斤……自4月起,为净化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环境,桥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区检察院、教体局、城管局、公安分局等多部门,开展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行动采用日常检查与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针对问题食品的拉网式整治。行动以辖区内幼儿园、中小学周边为重点区域,全面清查实际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坚决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并以深受学生青睐的“5毛食品”为重点检查对象,突出检查其进货票据、合格证明和进货台账记录,严禁商户销售问题食品。该局还针对经营者售卖来源不明、标签不清、“三无”、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不按规定贮存条件贮存食品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截至目前已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640余家,发现隐患99家,完成整改93家,查获不合格食品40多公斤。
今年以来,针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经开区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部署清查和抽检问题食品的相关工作,以辖区内中小学校周边为重点区域,以食品批发市场和批发单位为重点场所,特别是对货源不清、手续不全以及3.15曝光的四种“辣条”为重点开展彻底清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1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5车次,清查校园周边小卖部和市场经营户116家,对查处的6公斤三无“辣条”责令下架封存。
多方合力为健康“织网”
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桥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经开区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都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宣讲增强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辨识能力,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教育,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青少年儿童的识假辨假、安全消费的意识及能力。向学生以及家长宣讲“五毛食品”存在的健康风险隐患,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为避免“5毛食品”食品死灰复燃,桥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组织召开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集体约谈会,明确了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黑名单”制度,即对食品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抽检不合格、检查不达标的食品经营单位列入“黑名单”,并定期将“黑名单”通过在学校张贴公告,在学校校讯通转发等途径向社会公示,提醒学生尽量避免在“黑名单”单位就餐或购买商品,通过“黑名单”制度将不达标的经营单位逐出市场,让食品安全违法者付出代价。辖区300多家食品经营单位签署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承诺书》,进一步明确了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以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周边食安环境。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儿童食品安全更是关系下一代的健康和未来,监管部门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共同筑牢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防线,切实打造安全健康的校园及周边环境。记者王海超通讯员徐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