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知识、提升社交能力、训练专业技能……近年来,内容付费平台掀起了人们线上学习的风潮。有人吐槽,现在很多付费平台真的很水。市民王大妈说,女儿为她报名的某网校舞蹈课,内容千篇一律,收获很少。
内容付费平台,有些质量堪忧
前段时间,王大妈的女儿怕母亲一个人在家无聊,为她报名某网校舞蹈课程。“我平常喜欢跳广场舞,常常跟不上大伙儿的节奏,女儿就给我报了名。”她说,报名时看了一段20分钟的试讲课程,网校表示该课程不仅有广场舞,还有民族舞、现代舞等多种舞蹈教学。
“试讲课程老师讲得很好,会一个个动作进行分析,觉得教学很细心。”王大妈说,当时马上下单,花了200元钱,买了一整年度的教学课程。没过多久,她就不想继续学下去了。
“每次学完都一知半解,线上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自己琢磨就懂了’。”王大妈觉得这样的教学有些不负责任。此外,每堂课的教学并不是很连贯,让她常常摸不到头脑。她说,还不如去广场上跟着大家一起跳,遇到不懂的动作,大家还会热心地给她纠正。
“我买过某APP上的‘英语外教一对一’课程,线上外教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毫无新意。”高三学生晓晓(化名)的英语比较薄弱,本想找个线上课程补习一下,却大失所望。她说,外教在教学过程中似乎从来不管她是否听懂了,就一节课一节课地讲下去,纯粹是在完成任务,而非出于教会学生的目的。
今年刚刚工作的小虞(化名)也深有同感。“我曾在网上报名参加了办公软件系统运营的培训,训期时一个月,费用100元,同时要缴纳200元押金,等学完以后退回。”可他刚学了两天,就发现教学内容没什么新意,大多数都是网上免费内容整合起来的,要学的一些技法型操作根本没有,就想到了退款,但客服却有了新的说法。
网课中途喊停,退费却不简单
内容付费平台课程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产品内容低俗及同质化、宣传虚假夸张化现象也不容忽视。很多市民表示:在购买网课前,客服所提供的免费试听试看课程往往是精品力作,下单后呈现的内容容易大失所望。
小虞想退款,却被告知必须完成全部打卡任务才行。“我就是因为不想学才要退款,却被要求全部学完才退押金,感觉陷入了怪圈。”他认为这有“强制消费”的嫌疑。他说,在实际的补习班中,都能按照课程数量退回一定的学费,但在网课教学中却显得有些困难。
“我就此事与客服争论,对方索性‘消失’,直到两天后才打来电话表示抱歉。”小虞说,客服打电话主要是劝其不要退课,并表示他要听的内容将在后面的课程中讲到,希望可以耐心听完。小虞坚持退课,客服则再一次失去踪影,直到课程全部结束,退回了200元押金。“我其间陆陆续续上线看了课程,内容实在平常,没什么值得学习的。”
市民周女士在网上报名学习某高阶瑜伽课程时也遇到了类似问题。“我平常都在健身房练瑜伽,有一些基础、比较大众,很难有突破。”周女士看到某瑜伽课程的介绍,能在短期学到高阶瑜伽的练习方式,甚至可以进阶到瑜伽教练的水平,就动了心,当即点击报名了21天瑜伽训练营。可是学了没几天,就发现了问题。
“网课时间是45分钟,但教练会花10分钟用来热身,再花半个小时学瑜伽基础动作,真正的高阶瑜伽动作涉及很少。”刚开始,周女士觉得可能是前几堂课要复习,衔接之前的动作,学了几天发现每堂课的教学步骤都是如此。
“我当时觉得自己被骗了,就找客服理论,希望能够退回未上的课程费用。”周女士说,每次客服的态度都很好,但说来说去就是不给她退钱,给出的原因是:周女士的个人原因想退费,并不承认课程本身存在问题。这让她觉得很无奈无助。
内容付费存在维权漏洞,不能是“一锤子买卖”
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内容付费的核心在于知识内容的提供,知识却是无形的,对于知识内容的价值、完整性、准确性的判定结果也可能是不同的,所以是好是坏很难界定,增加了维权困难。
采访中,一些市民想要退回费用,但平台在拒绝其申请后,大多数人都不了了之。“虽然很气愤,也不会因为这点钱去打官司。”周女士说,如果走法律程序,维权成本太大,明显不划算,希望有明确的制度出台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记者登录某些付费平台,与客服聊天中发现,大多数付费平台一般都不会提供发票等付费相关凭证,只需借助微信或支付宝等付款,即完成交易。网友在河之洲认为,平台方应有评价和反馈渠道,消费者在未进行相关课程前申请退款,不会对商家造成损失,更不会影响商家二次销售,平台应该给予消费者退款的权利。对于发生用户反映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等交易纠纷,要有解决渠道和仲裁机制,不能是“一锤子买卖”。
“用户在选择付费平台时要选择授课人专业一点、名气大一点、购买人数多一点、评价好一点的平台,不要贪图便宜,不然买到假冒伪劣课程往往只能认栽。”有专家认为,有关方面应加强对平台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引导平台合理建立针对不同内容付费产品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并允许用户有“反悔权”,给消费者提供维权渠道。比如,用户对某项知识付费内容的差评率超过一定的百分比,监管部门可要求平台给用户退费。
对此,金华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首先要从源头上堵住网上付费教学平台的审批关。“网上教育平台五花八门,近年来投诉很多,有些听都没听到过。”她说,大多数网上教育平台并不是教育局审批的,希望其他具有审批资质的部门能够本着对学生、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谨慎批准。另外,她建议学生及相关社会人士尽量去本地的实体机构培训,这样即使产生纠纷也便于维权。“要选择正规机构就读,比如金华电大就有各类培训课程供市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