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抱枕多少钱?”“360元。”“太贵了。”“我们这是蓝印花布,材料环保。”这是近日某市举办的非遗展会上,民众与一位蓝印花布传承人的对话。笔者观察发现,不到半小时时间里,有30多位民众被蓝印花布制作的抱枕吸引过来,但最后无一单成交,原因只有一个:嫌贵。而偏高的售价,正成为阻挡民众进一步接触非遗的障碍。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的重视和民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不少原先寂寂无闻的手工艺等非遗项目,开始走入民众的视野,有的还因为兼顾了传承与创新而大热起来。在很多人看来,列入了非遗的手工艺,除了让人怀念旧时光,更代表了一种认真的态度、钻研的劲头和可靠的质量。与机器生产线上出来的千篇一律的产品相比,非遗传承人亲手制作的“纯手工”越来越受民众欢迎。在人力成本逐年上升的当下,“纯手工”就表明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价格比流水线上的贵一些也理所应当。
但贵也要有个限度,如果一把机器生产的菜刀卖50元,手工的卖500元。就算手工的质量再好,普通民众又有多少人能消费得起?如果作为消费主力的大部分家庭都不买,那这门手艺便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群众基础,其传承只会愈发艰难。
同时,这里还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即非遗产品如何定价。非遗传承人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它的根本优势,也是它难于定价的原因。通常情况下,每一件作品卖多少钱,要么是传承人说了算,要么是经销商说了算。由于缺乏同类产品的比较,这些手工艺品的定价多少就有些“无章可循”,出现一些超出民众心理预期的价格就“顺理成章”了。
避免高价格阻挡民众对非遗手工艺的热情,笔者认为有3项工作要做。
首先是持续扩大宣传推介力度。民众“嫌贵”,很大一方面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非遗产品的价值,这也是传承发展非遗的关键。要在做实传承工作的基础上,努力吸引民众去了解和体验,让人们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抱枕”。
其次是多研发适销对路的日用品。非遗传承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很多手工艺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关联不大。如果传承人能主动迎合市场,相信会有更多好的文创产品脱颖而出,受到群众喜爱。如某家黑陶企业,以前做上万元的黑陶摆件鲜有人购买,后来转做几十元的黑陶笔筒,营销收入大涨。
第三是加强对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监督力度。有的非遗产品是因为贵而少人问津,但也有的非遗产品打着“手工”的名义行机器生产之实,这种做法无疑是对传承项目的釜底抽薪,最终砸的是自己的饭碗。因此要通过成立协会、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的形式,加大对生产性保护个人、企业的市场意识培训和行为监督,杜绝假冒伪劣在非遗领域泛滥。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