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Windows 10 S“赤裸”山寨ChromeOS 湖北省食药监局:7批次化妆品抽检不合格 品牌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加码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破解知识产权案件“赔偿低”问题 江苏省食药监局抽检肉制品97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国家知识产权局开通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网上申请系统 广东新会获批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30批次微型泵产品 2批次不合格 抢注“捂脸”商标涉嫌侵犯著作权 宽带移动通信专项累计提交专利申请6630件 三元早餐奶保质期内变了味 消费者对质量存疑 泸州五酿醇酒业被检甜蜜素超标 浙江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355批次食品 不合格10批次 华为爱立信续签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为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提供借鉴 山西阳泉市抽检7类食用农产品118批次样品 不合格4批次 打假“动机不纯”却可让市场变纯 涂鸦在南非是否受版权保护? 治理侵权假冒之“霾”,“严”字当头 吉林省工商局:4组儿童服装商品抽检不合格 外交部:创新和知识产权不应沦为美国打压别国发展的工具 加强专利行政执法 营造创新良好氛围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宣布对韩国三星电子涉嫌半导体设备方面技术侵权进行调查 江苏省工商局抽检135批次汽车低压电线束商品仅2批次合格 河南省质监局抽查106批次人造板产品不合格3批次 Beats指中国厂商侵权声称索赔数十亿美元 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办案难题需重视 部分代购悄悄“改头换面”诚信经营者拍手叫好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规范“双十一”促销经营活动 大阪地方法院就“anello”商标侵权一事做出裁决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防篡改证据服务 全国首家“食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在南京成立 知识产权擦亮江西景德镇“金字招牌” 浙江知识产权发展指数连续五年全国前五 2019年山东临沂“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启动 天津推动华北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 香港检出洋蜂蜜掺糖 新西兰公司:检测方法“陈旧” 河南台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食品抽检不合格信息 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开启 韶关市发布诚信“红黑榜”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山东淄博:鼓励采购本市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财政最高补助100万元 商标拉锯战:合规"李鬼"无印良品让MUJI电商C位不保? 音乐综艺频陷翻唱授权纠纷 国内版权现状堪忧 2020年AIPPI杭州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延期至明年举办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4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浙江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5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工信部:推动食品行业诚信建设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就怕老人兜里揣着的是“面粉救心丸” 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修订 取消“近三年内”获得知识产权的限制 江苏昆山:立足创新发展,聚焦执法服务,强化商秘保护,致力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把脉零售电商 根治投诉顽疾

“收到的玫瑰花有好多都是坏的,花瓣变黄了,有积压痕迹。”“一周之前就说定送到那个地址,和客服确认了两三遍,‘七夕’这天还是给我送错了。”“七夕”已过,不少网上订花的情侣却没能如愿享受情人节的惊喜。网友们纷纷吐槽网购的“糟心”之处。疑似售假、发货延迟、网络欺诈等问题成了零售电商频踩的“雷区”。

乱象背后问题多

“网上买了一箱十斤的猕猴桃,能吃的就三四个吧。”安徽芜湖的韦女士抱怨,天气热的时候,水果的包装若不够细致,经快递辗转,就很容易变质。一些速冻食品,未拿到手可能就化了,没法保证是否新鲜。“东西坏了才会赔付,要是不新鲜,你只能认亏。”韦女士无奈地说。顾客收到的实物与网上商家的展出品,常是相距甚远。

商家之间的恶意“刷评”,更是让顾客看不清虚实。浙江嘉兴的姚女士在网上开过服装店,她说,卖家之间因为竞争,会买对方店铺一件销量很好的产品,故意给差评。“一件黑色毛衣裙,本来不褪色也不起球,但别的商家会找一些劣质毛衣,拍下它们过水后留下一盆黑水、揉搓后满是毛球的照片,发到评论里。”这种恶性竞争会误导消费者的判断,影响商品销量。

网购平台也被“吐槽”。“一月抽检一两次,每次最少1000元。”多位商家投诉某网购平台借“抽检”之责而谋利。所谓抽检,就是平台扮成匿名买家购买店铺产品,发现不合格就罚款。“合不合格都是平台说了算,名为抽检,实为找茬罚款。”服装零售商蔡先生说。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表示:“平台对于入驻商家有抽检的责任和义务,但平台不能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抽检必须公平、公正,有正规的检测机构介入并出具检测报告。”

此外,假货横行、捆绑销售、泄露客户信息、商家退店平台不退还保证金等问题,也让大众颇有怨言。

深层原因需警醒

“1号店”网站销售的“人之初”原味速溶营养米粉被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点名通报,鲜花电商“花加”将200束未经完整处理的“毒鲜花”马利筋出售给顾客,多位商家投诉“明星衣橱”拖欠贷款和保证金……乱象之下,危害丛生。

“网店问题频现,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平台的口碑以及声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如是说。零售电商乱象打破了用户、商家和平台之间的信用体系,给消费者带来健康危害、财产损失等后果。

零售电商业问题频发是有因可循的。“东西出问题了,七天无理由退换的时间一过,就不知道找商家还是找平台,只能认栽。”像安徽小伙周瑜这样忍气吞声的消费者不在少数,维权意识低、维权成本高让他们哑口,这正是助长不良商家欺瞒顾客、懈怠售后的一大原因。

专家认为,平台多样化,加之消费用户广泛,如果平台不能及时解决并处理用户的消费问题,消费投诉就很容易势不可挡;平台与商家之间的相互制约不够,社交电商以及小程序中商家主体不明确,鱼龙混杂,也是零售电商成投诉“重灾区”的根源所在。

对症下药严规范

曹磊认为:“消费投诉问题根深蒂固,牵扯的利益方盘根错节,需要多方力量支持解决。”国家需加强立法监管,填补电子商务领域的诸多法律空白;平台应严于律己,在监管商家的同时,不搞“家法大于国法”的违法动作;媒体、消费者协会等第三方监督者要积极反映消费者的意见,提醒商家和平台认清自身不足。

针对零售电商投诉多这一问题,社会各方正积极解决。8月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组织开展为期4个月的电子商务领域专项整治,打击侵权假冒的网络商家和对此监管不力的电商平台;今年5月至7月,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组织了包括拼多多、唯品会等国内电商平台在内的567家网站,向社会统一公布举报受理方式,让顾客举报投诉有迹可循,且循之有效;淘宝、京东等23家电商平台已入驻全国消费者协会的电商直通车系统,该系统通过部门与企业的内部联动协作,对解决跨地区电商消费投诉处理的难题大有裨益。

对症下药,成效明显。根据《2018年上半年市场环境形势分析》,上半年的网络市场消费环境有所改善,社会满意度持续提升。12315消费者投诉平台上半年已受理网络购物投诉16.9万件,网民对消费环境正面评价占比为84.81%,对服务消费、商品消费、消费维权的满意度分别达93.92%、88.23%、72.28%。

“治理好零售电商平台,可以建立诚信和谐的运营环境,激励创新,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获得良好的整体协同效应。”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江资斌告诉本报,零售电商平台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