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卖货一扫光,买啥先看小红书——
购物之前先打开社交电商平台,看过“达人”推荐、他人评论再下单,这是新兴消费群体如今的购物方式。
社交电商异军突起
今年夏天,南京市民李鸿玉在去日本旅游前通过社交电商“小红书”确定了打算购买的商品清单,“之前有朋友听导游推荐,买回来的不少东西如同‘鸡肋’,还是自己先拟定清单比较靠谱。”
2015年,大批微商倒下,当时很多人灰心地认为“社交电商不会有春天”。然而,去年以来社交电商异军突起迎来大爆发:拼多多、云集的销量短时间内突破百亿规模;小红书、礼物说、爱抢购等接连获得数百万元乃至数千万元级别的融资……社交电商,正在颠覆人们以往的认知,在整个零售业的发展中开辟新的机会。
“种草神器”小红书不久前获得来自阿里的融资。数据显示,从今年初到6月底,小红书日活跃用户从300多万猛涨至840.6万,多数是女性,越来越多的“95后”们持续涌入。消费能力强且乐于分享的“达人”买家们在小红书应用上描述购物使用心得,比如写一则护肤品笔记,会从肤质分辨说到产品具体使用、搭配和感受;另一类用户是有购物需求却面临选择困难的群体,在小红书社区围绕“买什么”“从哪买”“多少钱才值得买”等问题展开讨论,互为“顾问”,每天社区都能产生超过100万个赞。而所谓“好货”有不少正是由小红书商务拓展团队从这些讨论里挑出来,继而在电商平台上销售。
连传统电商巨头也打起了社交电商的主意。今年“818大促”活动中,苏宁易购的重头戏之一就是打造“苏宁拼购”,3天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买家数同比增长4700%,客户群体中“80后”“95后”占了57%。
分享与裂变成为“法宝”
很多人是在抖音上知道了“名创优品”。这家过去并不看重线上营销的企业,前段时间在抖音上的营销获得成功,几十块钱的香水和“香奈尔几号”一个味道、几块钱的口红抹出了大牌的颜色……一些产品通过“病毒式”营销成为“网红”,甚至在一些城市的实体店里被一抢而空。
社交电商平台点点客的创始人黄梦曾说,中国所有生意都值得用社交电商的方式重新做一遍。电商行业分析师李成东说,过去人们对于各类产品的认知主要来自传统广告,买一个产品之前需要打电话或者当面咨询某个熟识人了解使用效果。而现在,互不相识的人可以在网络上围绕共同的兴趣侃侃而谈,因为意见相悖而吵得面红耳赤,社交电商形象地诠释着“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通过人的圈层与社群,锁定相似的一群人,提供精准、有温度的个性化服务,以口碑传播代替市场广告,以黏性触达、用户关怀代替显性购买需求。
分享产生裂变,不仅仅是购物依靠社交电商,社交电商也成为一些人创业的平台。因为喜欢打扮,灵子“一不小心”成了别人眼里的“网红”:“我喜欢在网上‘晒’自己平常的穿搭装扮,慢慢积累了一定量的粉丝,吸引了一些商家的注意,开始为一些服饰作代言。”周明目前还是常州一所高校土木专业的学生,因为设计的女装风格独特,展示的模特步“有腔调”,短短几个月他在抖音上便有了200多万个粉丝,设计的女装这个暑假开卖。“拍视频逗大家开心之余,把爱好变成事业,把200多万粉丝变成客户,这是我的目标。”周明说。
业内人士分析,线下零售基于地理位置吸引流量,传统电商基于网址、平台吸引流量,社交电商则通过做好产品服务、鼓励消费者分享吸引流量、裂变流量。移动社交流量网络借传播速度与范围呈几何级快速裂变,发展为众多大小不一的网状节点小中心,最终形成一张密集、无边界的社交电商网络。
万亿市场开发需信任护航
然而不可否认,目前社交电商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是信任危机。
自称喜欢新奇小玩意儿、“耳根子软”的孙嘉鸿是名大学生,依照一些“网红”博主的推荐买过不少东西,包括香水和洗面奶等,学生经济能力有限,怕上当,有时听别人推荐也会买到质量低劣的产品。
说到“眉毛印章”,李鸿玉自己也忍不住笑:“看到抖音上不少人推荐说是‘新手必备’,光看效果图还不错哟,有不同颜色不同眉形可选。结果买回来一用,印章是个僵硬的平面,而眉骨是立体的,所以最后变成‘两条海苔’印在脸上了。”还有一款“瘦脸神器”,号称使用后不打针不动刀就能让你的脸小三圈,但有人用过后发现这个瘦脸贴黏性较强,易导致皮肤过敏,只能偶尔贴着玩玩。
将红色液体倒入模具,插上塑料外管,脱模,一根“迪奥”口红就做好了——今年3月,有媒体曝光一些短视频平台上存在直播自制假冒名牌化妆品的现象。刘强东曾因此怒怼,说社交电商最大的问题还是存在大量假货、劣质货。
社交电商售卖产品本不应等同于低价、假货。据《2018中国社交电商消费升级白皮书》显示,预估到2020年,我国社交电商商户规模将达2400万,总体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其实不管是社交电商还是传统电商,零售的本质核心始终是品牌、品质。如何抓住这万亿市场商机,更广泛赢得消费者信任,让社交电商真正成为电商新势力,值得期待。本报记者宋晓华本报实习生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