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首家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专门仲裁机构——大连知识产权仲裁院今天在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以下简称“大连自贸区”)成立运行,标志着大连市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向国际化、多元化、专业化迈进。同时,随着大连自贸区法庭、知识产权仲裁院投入运行,商事调解机构加快入驻,大连自贸区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初步形成。
大连知识产权仲裁院揭牌仪式
大连知识产权仲裁院是大连仲裁委员会在知识产权领域特设的专业分支机构,主要受理大连自贸区企业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其他知识产权合同纠纷,根据相关仲裁规则组织审理并作出裁决;对无仲裁协议的产权纠纷进行调解,免费提供相关法律咨询服务,大连知识产权仲裁院仲裁员、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岩表示,主要还是国外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国外企业和自贸区内企业之间、国外企业和境内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的纠纷。而且知识产权仲裁的程序比法院程序,在于法院两审终审制度,打完一审、二审才可以去强制执行,而仲裁只要一裁终局。
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解决民商事纠纷的方式,具有公平合理、专业高效、便捷经济的制度优势,仲裁裁决与法院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在制度设计上具有一裁终局、专家办案、不公开审理、无地域、无级别管辖等优势,解决纠纷更加快捷、方便、经济,充分保护企业和个人信誉及商业秘密,大标的或与外地企业发生的合同纠纷可在当地一次性解决。同时,仲裁裁决具有国际执行力,可在159个《纽约公约》成员国或地区得到有效执行。
大连市自贸办专职副主任李汉国在揭牌仪式上致辞
大连市自贸办专职副主任李汉国在揭牌仪式上致辞表示,自去年4月10日挂牌成立以来,大连自贸区层层落实改革试验任务,夯实基础建章立制,大胆先行先试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全面推动大连自贸区建设各项工作稳步开展。一年多来,共复制推广167项前两批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经验,完成87项总体方案确定任务,占任务总量的73%,共出台225项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134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商务部上报20项创新案例,其中“保税混矿”成为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12项创新案例在辽宁省复制推广。制度创新红利初步显现,市场发展活力被进一步激发。截至7月20日,大连自贸区新注册企业9601家,注册资本1137.54亿元。其中,注册资本超过亿元的企业222家。挂牌一年以来新增企业数量已接近原有存量企业数量,实现了大连自贸区企业数量的“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