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市工商质监局:抽检产品105批次不合格5批次 两成电吹风和干衣机不合格 江西永修县: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实现“零突破” 匈牙利批准《里斯本协定日内瓦文本》 河北廊坊获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资格 黑龙江省专利代理管理工作座谈会在哈尔滨市举办 辽宁沈阳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山西发布232批次食品样品抽检结果 1批次不合格 广东省质监局抽检50批次手持式电子信息器具5批次不合格 苹果为零售店产品展示系统申请专利 中部四省会将合作保护知识产权 侵权新现象还需“新药”治 欧盟委员会新的地理标志检索数据库投入使用 工作网一周重点舆情事件盘点(5月20日至5月26日) 甘肃省陇南市知识产权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江西省新余高新区公布60批次食品抽检信息不合格2批次 专利混战几时休-从谷歌被索赔93亿美元说起 重金扶持核心知识产权技术产业化 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⑫ 重庆知识产权法庭设立7个巡回审判站 人民日报评论:售假直播时被抓,治理乱象没终点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302批次 不合格7批次 全国前9个月专利电子申请率达80% 山东省东营市工商局抽检55批次学生用品不合格2批次 “十三五”期间河北知识产权事业迅猛发展 2016年奥地利专利与商标申请量创新高 湖南专利授权实现量质齐升 上半年发明专利授权同比增长33.13% 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繁荣背后的思考 辽宁省质监局抽查25批次木质门产品不合格1批次 甘肃省食药监局抽检146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7批次 宝洁赢得佳洁士牙齿美白产品的专利诉讼 工信部:建立研发下一代工业机器人的国家级平台 重庆市首个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正式运行 三季度农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97.3% 湖北省地理标志注册量蝉联全国第三 中部第一 美国The Kitchen餐馆提起商标诉讼 林业遗传资源保护行动计划出台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普级马蹄粉检出微生物指标问题 四川成都双流区扶持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 530万元奖励20家驰名著名商标企业 王牌虎、斯得雅等羽绒服装产品质量不合格 141批次月饼仅一批不合格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园区经验”获全市推广 广东省抽检:标称普宁市红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批次牛肉粒不合格 广东省广州市消委会:2批次校服质量不合格 江苏省徐州市质监局抽查53批次配装眼镜产品不合格2批次 甘肃:顺应时代要求建立联动机制 三方座谈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吉林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9批次餐饮食品抽检不合格 北京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4批次不合格 三种白酒含塑化剂 四成桶装水有问题 江西省食药监局抽检饮料59批次样品不合格10批次

国内已成网红的黑色冰激凌在美遭禁售 因含活性炭


▲三里屯一家甜品店出售的宣称添加了食用竹炭的黑色冰激凌


▲“椰子灰”冰激凌的配料表中并未标注活性炭字样

美国纽约市健康与精神卫生部宣布,禁止在食品和饮料中添加活性炭,并要求相关商家扔掉库存活性炭,给黑色冰激凌、黑色拿铁咖啡、黑色纸杯蛋糕等网红饮食的销售画上句号。

纽约市健康与精神卫生部在声明中说,依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规定,禁止使用活性炭作为食品添加剂或食品着色剂。

专家表示,活性炭不仅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还会降低药物的吸收,更会降低胃肠蠕动,容易引起恶心而便秘,因此不建议食用含有活性炭的食品。

外媒报道

纽约禁止食品添加活性炭

据《每日邮报》报道,纽约市开始禁售日益流行的黑色冰激凌。由于此种冰激凌添加的相关成分可能导致食用者便秘,并影响药物效果。

美国纽约市健康与心理卫生局宣布,禁止在食品和饮料中添加活性炭,并在食品行业展开召回。

活性炭是由骨炭、椰子壳、锯末和煤制成的黑色粉末,可使食物变黑,并广泛用于冰激凌、咖啡、披萨以及鸡尾酒。活性炭数十年前开始被医院用作吸附胃部毒素的解毒剂。不过,它也会吸附药物,降低药效,还可能引起便秘,甚至脱水。

纽约市的健康条例一直规定不可在食品中添加碳,而卫生官员也一直敦促餐厅和咖啡馆禁止使用活性炭。纽约知名创意冰激凌店“莫根施特恩氏最牛冰激凌”推出名为“椰子灰”的黑色冰激凌,迅速走红网络。一些食品店相继推出黑色拿铁、黑色纸杯蛋糕,打着“健康食品”旗号,凭借与众不同的颜色,受到食客追捧。于是,一些人呼吁明确有关活性炭的禁令。

国内落点

三里屯甜品店售黑色冰激凌

店员称加了食用竹炭

那么黑色食品在国内的流通情况如何呢?《法制晚报》记者发现,在全国各地,有多家甜品店销售黑色冰激凌。记者实地探访了北京三里屯一家日式甜品店,并购买了一款价格22元的黑色冰激凌。店员介绍,此种冰激凌为黑色是因为添加了食用竹炭,可放心食用。

然而,早在2008年,原卫生部发给质检总局的《关于竹炭能否作为食品原料或添加剂问题的复函》中即强调,竹炭并非合法添加剂。

便利店售“椰子灰”冰激凌

商家称椰壳活性炭能“美颜”

除了冰激凌店销售“黑色冰激凌”外,记者还在北京的各大便利店发现了一款名为“椰子灰”的黑色冰激凌。7-11、全家、邻家、全时等多家便利店均有销售。邻家便利店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款冰激凌由于在社交媒体上流行,所以销量很好,经常断货。售价为每只9.9元,其配料表显示,产品含白砂糖、全脂奶粉、乳化剂以及着色剂等等,并未提及活性炭或植物炭黑。

生产厂家的官网上介绍,此种冰激凌“采用纯天然椰壳、经过碳烤提炼加工而成的椰子灰,为一款全国首创的椰奶味、黑色的冰激凌”。那么椰子灰冰激凌中究竟是否添加了椰壳活性炭呢?记者连线了江西天凯乐食品有限公司,“椰子灰”冰激凌的业务经理介绍称,该产品添加了一种名为植物炭黑的食品添加剂,为天然食用色素,并非活性炭。

据了解,植物炭黑是一种无嗅、无味的黑色粉状微粒,以植物树干、壳为原料,经碳化精制而成。根据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植物炭黑属于食品添加剂,是一种着色剂,在冷冻饮品(食用冰除外)、糖果、糕点、饼干中最大使用量为5克/千克。

然而,商家的宣传却强调冰激凌添加天然活性炭,并且有益健康。天凯乐官网上的一篇推广“国内首创黑色冰激凌‘椰子灰’”的文章称,“椰壳活性炭是经过提炼加工而成的椰子灰”,并宣称“椰子灰冰激凌和常见的黑芝麻、黑巧克力冰激凌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天然活性炭的美颜作用!”还标出“排除毒素,有助消化,轻松吃出健康来”的介绍。文章的发布日期显示为2017年12月。

当记者再度联系生产厂家时,对方表示,起美颜作用的是椰子,并非活性炭,要以冰激凌的配料表为准,还特意指出产品宣传“不打功能(牌)”。

专家说法

活性炭影响吸收不建议食用

记者连线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的活性炭专家,专家指出,椰壳活性炭是用椰壳经过碳化,再活化以后,做出来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气体和液体,并且吸附容量很大。一般来说,椰壳活性炭用于工业生产以及各类净化,如空气净化、血液净化、饮用水净化等。

专家表示,活性炭的成本比色素食用炭黑的成本要高,商家如果想要达到将食品染成黑色的效果,没有必要添加活性炭。而竹炭则通常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潮湿水分,主要用于工业用途。

中国注册营养师谷传玲表示,活性炭不仅会影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抗氧化成分等营养素的吸收;还会降低药物如抗抑郁药物、抗炎药物的吸收;更会降低胃肠蠕动,容易引起恶心而便秘;还可能引起过敏、腹痛等副作用。而在食品工业中,活性炭可用作食品添加剂,主要用途是作为加工助剂,用于吸附食品杂质以及颜色等等,并非专门添加到食物中用于食用目的,因此不建议食用。而根据国家标准,竹炭则根本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本版文并摄/记者李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