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市场监管局:1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英国与巴西开展专利合作项目 江苏常德举办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暨企业知识产权维权与应对培训班 用在iPhone上!苹果再获得可折叠手机专利 保健食品的安全有几人知晓 武威市制定出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计划 湘绣有了首个实用新型专利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油麦菜等2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关于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期) 中国创新能力提升显著 企业加速国际专利布局 市场监管总局就《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国产工业机器人如何冲出重围 山东省食药监局:7批次医疗机构制剂不合格 广东省广州市食药监局抽查食品11批次不合格 林业遗传资源保护行动计划出台 中原农资经销商诚信联盟年会3月23日在漯河召开 山东枣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计近3亿元 一媒体用三角形代替五环播奥运规避转播版权纠纷 如何判断一件标志是否构成商品的通用名称?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抽检:1批次油条铝的残留量超标 江西南昌西湖区开展“知识产权进园区”活动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6批次不合格 浙江慈溪以知识产权为杠杆 撬动创新经济发展 江苏省工商局抽检:成人服装合格率为58.2% 国产手机专利战:小米、魅族将被围剿? EUIPO称2018年51%的年轻人未在线盗版版权内容 安徽铜陵市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 北京市密云区抽检食用农产品100批次样品 不合格2批次 韭菜杀菌剂超20倍;黄鳝杀菌剂超4倍……浙江杭州查出一批“坏食品” 山东临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陶瓷砖等产品7个批次不合格 比利时ISP无需支付所谓的“盗版税” 新疆抽检:黑加仑李果(蜜饯)等5批次水果制品不合格 澳洲新州假冒罚款单诈骗电邮横行一华裔女子中招 谷歌自动驾驶专利:自动判断客人上车地点 食药监局:家乐福一号店等4批次食品不合格 “LV打假维权”商户售假商场负连带责任 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内蒙古巴彦淖尔分中心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版权联盟和创意未来两大组织敦促美国总统候选人完善版权制度 大连市举办2018知识产权保护论坛 上海市质监局抽查45批次织物蒸汽机产品不合格8批次 天津市河东区抽检81批次食用农产品 不合格1批次 “数字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在浙江杭州召开 我国将注重提升中药品种运用水平 广东首部单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法规《江门市新会陈皮保护条例》实施 贵州安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纸巾纸等产品3批次不合格 春耕时节,防止伪劣种子冒头 11批次家具产品不合格 九州世纪星、哈木等品牌上榜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征求意见稿 特色小吃商标“保护指南”即将“上新” 上海市质监局:两批次空调质量抽查不合格 遏制“傍名牌”不能仅靠突击执法

网络版权产业缘何高速增长

——《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2018)》解读

2018年4月23日,国家版权局网络版权产业研究基地发布了《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2018)》。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版权产业市场规模达6364.5亿,同比增长27%。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产业的快速增长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付费意愿不断增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其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086元,同比增长8.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4%。在人均消费支出构成中,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位居第三位,仅次于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9.3%)和交通通信支出(13.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是推动网络版权产业规模快速壮大的根本原因。特别是今年的报告显示,在总市场规模中,用户付费的规模(3184亿元)占比已经超过50%,产业形成了用户付费和广告收入双引擎同时驱动的良性发展模式,这也是以居民收入增长为前提的。未来,随着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我国居民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投入占比将进一步增大。

伴随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中国用户的付费习惯正逐渐养成。长期以来,我国的网络版权产业在商业模式上一直以“免费内容+广告推广”模式为主,这与欧美国家有着根本性区别。例如在美国,无论是数字电视还是网络音乐,用户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为欣赏内容而付费,因此其有着天然的付费习惯。但囿于我国以往的版权环境、行业竞争生态和经济发展水平,内容付费模式在行业发展伊始遭遇重重困难,收效甚微,各家企业只能通过广告收入来弥补巨额的内容采购成本。随着各类优质内容的价格持续走高,仅靠广告模式难以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可喜的是,经过近20年的培育,中国用户的付费意愿快速提升。在2017年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不仅网络游戏和网络直播的用户付费意愿强劲,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漫画、网络媒体的用户付费规模和人均付费值都有显著的增长,这昭示着行业发展仍有巨大潜力。

IP运营理念不断深化,优质内容持续涌现

版权的价值不仅在于原创,更在于运营。将以特定价值观为引领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要素的版权价值,努力在各场景下实现用户的认可,提升商业化程度,这是拉动产业规模整体增长的关键所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网络文学、动画、游戏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优质作品,这些作品以中国传统价值观为核心,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易于传播的人物形象,营造了极其丰富的故事场景,为IP运营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在网络文学领域,高度细分的创作类型使得改编作品的粉丝经济效应非常明细,而且由于文字对视觉表达的限制,网络文学读者期待看到优质的改编作品,并愿意为优质的改编作品付费。2017年占据电视剧播放量前十名的作品如《楚乔传》《择天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赏》《九州海上牧云记》等都改编自网络文学。除改编自网络文学外,2017年由动漫和游戏改编而来的影视剧数量也大幅增长,业界称之为打破了“次元壁”,实现跨次元协同发展。同时在游戏领域,还出现了基于改编后的影视剧再进行二次游戏开发的新模式,建立起不同内容相互反哺的产业闭环生态。

头部IP依然是拉动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各细分领域都涌现出一批优质的作品。网络视频领域,各网络平台除了继续采购头部内容外,纷纷投身于自制内容的创作,网络剧、网络综艺的制作品质显著提升。在制作过程中,各企业充分发挥用户导向的互联网理念,在对用户群体和喜好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了多款风格独特、引领时代的作品,例如网络原创综艺节目中的《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等,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在直播等“社会化视频”领域,头部主播也是保持用户黏性和拉动用户增长的关键因素。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各家平台的头部主播苦练内功,摆脱掉了“花瓶”的标签,不断用才艺与实力赢得粉丝与观众的青睐,提升着各直播平台的活力与竞争力。

新型业态拉动,传统领域创新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垂直领域的持续融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媒介不断出现,重构着用户欣赏内容的方式和场景,创造着新的商业化机会。第一,个性化推荐成为资讯类产品的主导模式。自从今日头条以个性推荐模式成为行业独角兽之后,行业内各家企业迅速跟进。个性化推荐在新闻客户端、网络直播、短视频等领域得到广泛普及。虽然纯粹依靠算法推荐也带来了“信息茧房”等问题,但随着专业编辑+算法推荐模式的不断优化,相信其会更加符合社会公众的信息消费需求。第二,信息流广告成为主流广告媒体标配。信息流产品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通过在信息流中插播的图片+文字、视频及短视频等信息,相关广告以一种非常自然的形式出现在用户正在欣赏的内容中,因此其用户触达率和转化率都比较高,得到广告界的喜爱,占据了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重要份额,这也进一步刺激了信息流产品的发展。第三,短视频异军突起。短视频是与长视频相对而言的。在传统视频行业面临运营成本高昂、用户黏性有限的背景下,短视频则以轻资产运作、社交化运营的模式成为行业黑马。而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更加契合了用户碎片化内容消费等习惯,因此这一模式一经出现便迅速呈现爆炸式增长,成为拉动行业流量增长的重要产品。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新型媒介产品更加趋于轻资产、智能化的发展模式,更多满足用户个性化消费需求。但传统的新闻、视频、音乐等重资产领域也未失去活力,他们在依托优质内容基础上,不断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在新闻领域,一方面相关产品更加重视富媒体等新型媒介的应用,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使新闻信息的传播力得到增强。另一方面,各产品对用户进行精细化运营,积极培育用户为深度资讯付费的习惯。建立用户付费墙在国际上已经有诸多探索,《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经济学人》已经成为典型案例。随着我国为知识付费的氛围日益浓厚,随着喜马拉雅、得到等产品在商业上取得一定成功,传统媒体如《财新》杂志也在积极进行网络端用户付费模式的探索,以更好适应数字化发展。在视频领域,内生性广告正在深入内容创作的各个场景。一直以来,网络视频的广告形态以品牌方主导的贴片广告为主,这一模式往往受到视频网站广告位资源的限制,且很多广告与播放内容缺乏关联度,转化率较差。而内生性广告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冠名、创意中插、压屏条、精彩预告、前情提要、弹幕提示等模式,让品牌与内容的结合更加合情合理,提高了观众对于品牌信息的接受度,这为网络视频产业的营收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

版权保护重塑市场环境,正版运营成为主导模式

随着版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强,中国网络版权产业的经营环境与10年前相比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国家版权局和各地版权执法部门连续多年的“剑网行动”,紧抓主要矛盾,对产业各细分领域存在的最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取得了显著效果;其次,司法机关通过诉前禁令快速制止侵权,对侵权行为加大判赔额度,对新型利用行为不断明确竞争规则,使各类创新行为有章可循;最后,行业内各家企业建立起有效的自律机制,相互尊重他人合法版权,市场高额投入后的可预期性显著提升。

(作者系国家版权局网络版权产业研究基地秘书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