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市抽检2类食品19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我国"知识产权无利可图"时代即将谢幕 吉林省松原市食药监局:1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重庆市渝中区市场监管局:干木耳等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野山椒泡凤爪抽检不合格 跨界造车须系好专利“安全带” 受到许多年轻人追捧的盲盒,它涉及的版权问题亦不可“盲视”! 胡椒博士起诉墨西哥公司商业外观侵权 贵州省抽检:标称贵州素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苏式槽子糕(糕点)纳他霉素残留量超标 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2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2022年第09期) 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是创造性的充分条件吗? 食药监总局抽检5类食品447批次样品不合格8批次 甘肃省定西市181批次食品 5批次样品不合格 云南:围绕特色产业 突破专利数量质量 企业应构建网络知识产权的全网保护 山东德州专项整治假冒伪劣保健食品 查扣违法产品536盒(瓶) 浙江绍兴柯桥区开展3.15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行动 浙江桐庐农商行首发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 新加坡环球黄页公司在版权案中败诉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韭菜干腌菜等3批次蔬菜制品抽检不合格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抽检:1批次桶装饮用水样品不合格 EUIPO驳回利洁时公司“Botanical Origin”标志的注册 青海省海东市19家企业检出不合格产品 陕西省质监局抽查40批次木家具 8批次不合格 知识产权十三年,B2B非标服务的互联网之路 印度专家介绍医药企业延长专利保护期的方式 启明制造公司三项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赣州开展创新驱动和知识产权业务培训 苹果再陷专利侵权风波 或面临高额赔偿 想和话痨网红“威震天”聊聊?当心别找错了…… 2018年第1期浙江省药品质量公告发布 24批次样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四川乐山市新增31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上海市质监局:4批次眼镜架产品不合格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抽检341批次食品 13批次不合格 山西晋城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侵权犯罪行为 共享单车遇冷,知识产权能有何作为? “潼关肉夹馍侵权”背后,商标注册制度亟待完善 交通运输行业首夺专利双金 从数据看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驶入快车道 2016中国版权服务年会将在京启动 聚焦版权资产管理 西藏拉萨已有1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6批次食品不合格 广东深圳抽检:1批次东莞米粉二氧化硫残留量项目抽检不合格 广西市场监管局抽检危险化学品包装物不合格发现率为7.14 % 印度北方邦假酒中毒事件死亡人数升至36人 江苏常德举办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暨企业知识产权维权与应对培训班 上海市可可及烘焙咖啡产品商品包装抽查2批次不合格 奢侈品进价15元 直播带“假货”套路深几许? 提醒!河南这16批食品抽检不合格,包含1批次儿童钙咀嚼片 湖北省襄阳市食药监局:沃江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被查处

中国专利开始进入发展新时代:数量取胜到质量提升

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前十位的企业(不含港澳台)单位:件

201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超过1000件的省(区、市)单位:万件

2017年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前十位的省(区、市)单位:件

虽然我国企业在移动通讯、电子信息技术、化工等领域成长迅速,但在光学、医学技术、发动机、音像技术和运输等5个领域,国外来华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于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

从维持10年以上的发明专利拥有量来看,国内仍在29个技术领域中数量少于国外,仍需在上述领域继续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有关情况和企业排名。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共授权发明专利42.0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2.7万件,同比增长8.2%。专利事业迸发出量质齐升的澎湃动力,从知识产权大国迈向知识产权强国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创新能力日益增强

企业在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方面表现得十分出色。“2017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拥有量中,企业所占比重分别达到63.3%和66.4%,较2016年提高1.6和0.9个百分点。”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毕囡表示。

2017年,在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既有华为、中石化、中兴、京东方这样的榜上“常客”,也有和欧珀一样首次上榜的业界新锐;既有格力电器、联想、国家电网这样的资深实力派,也有中芯国际集成电路等后起之秀。

“此次发布的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排行榜,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最新进展,用一个词概括其特点就是多样性。”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刘海波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像生物多样性是生态体系的表征一样,榜单前十企业的多样性,表征了我国创新生态体系活跃性越来越好、坚韧度越来越高、可持续创新潜力越来越大。

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苏平认为,榜单直接反映出我国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持续加强,企业作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地位日益稳固。细数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排行榜,华为、中兴通讯、京东方、欧珀、联想都是以通信、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科技型企业,在十强中占据五席。同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17全球创新指数》100家创新企业集群 PCT申请授权量中,中兴通讯、京东方、华为也都赫然在列,这足以说明我国企业在这些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作为研发密集型企业的代表,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也凭借授权862件发明专利跻身十强。“这表明企业只要重视创新,加大专利保护和运用,也能后来居上。”苏平说。

与2016年国内(不含港澳台)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排行榜相比,不难发现两年排名前五的企业基本保持一致。对此,苏平解释说,专利创造、申请、授权等工作与创新发展的规律息息相关。一方面,在新一轮全球创新竞争主导范式的影响下,上述企业把知识产权战略摆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投入了大量研发力量开展创新,授权数量自然就多;另一方面,在专利市场上尝到甜头的企业格外重视专利布局,对其创新成果都采取了专利保护措施,并通过专利运营为企业增值,形成从创新到专利再到获益的良性循环。

更加注重质量提升

与以往不同,此次国家知识产权局仅公布了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的排名,而没有公布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胡文辉解释说,对专利统计数据公开内容进行调整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专利质量,更好地发挥专利统计指标的创新导向作用。

“这确实给我们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我国将更加注重专利申请的质量。”苏平表示,从目前公布的我国专利授权量在全球的占比来看,我国专利已经完成数量取胜,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接下来要向质量提升转变。据悉,截至2017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共计135.6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

“专利创造水平稳中有进,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在注重提高知识产权数量的同时,更加关注知识产权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毕囡介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质量取胜、数量布局”理念,启动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聚焦专利工作全链条,围绕专利的申请、代理、审查、保护以及运用等重要环节,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多策并举提升专利质量。提高专利运用效益,营造良好的专利保护环境,促进高质量创造和高价值专利实施。

“天眼”探空、“蛟龙”下海、“鲲龙”首飞成功、高铁跑出“中国速度”……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我国专利创造形成了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35个技术领域中,2017年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于国外来华发明专利拥有量的达30个。“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外来华申请发明专利的企业毕竟不在多数,从数量布局到质量取胜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苏平说。

“此次发布的专利统计内容有了明显改变,确实传达了政府主管部门对当前专利形势的判断和下一步政策调整的信号。”刘海波认为,当前打造高质量核心专利应该列为我国专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从数量取胜向质量提升的转变过程,是漫长的更是痛苦的。

部分领域有待加强

虽然我国企业在移动通讯、电子信息技术、化工等领域成长迅速,但也要看到部分领域专利布局与国外尚存差距。“目前,在光学、医学技术、发动机、音像技术和运输等5个领域,国外来华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于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毕囡介绍说,从维持10年以上的发明专利拥有量来看,国内仍在29个技术领域中数量少于国外,仍需在上述领域继续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

“移动通讯、电子信息等行业如果大力投入研发,能够在短期内呈现技术成果。而要想在高端制造业上有所突破,必须在轴承、齿轮、减速器、传动装置等核心技术上进行长期攻克。”在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唐恒看来,我国之所以在光学、运输、发动机等高端装备上专利布局不足,是因为在这些领域缺乏创新积淀。

专利是企业掌控市场、参与竞争的战略武器,而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则是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不二法门,因此在高端装备领域进行专利布局对于振兴我国实体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战略武器需要长时间预研、高投入研制、高强度测试、高质量生产一样,在发动机、运输等领域培育高质量核心专利需要勇于攀登的创造魄力和持之以恒的创新定力。”刘海波说。

专利维持时间短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专利本身质量不高,运用价值低,技术市场需求萎缩。“从维持10年以上的发明专利拥有量来看,我们确实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说明我国在这些技术领域的专利质量还不够高。”苏平建议说,未来,我国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根据技术发展方向预先做好专利布局规划,从创新源头上提供好技术。同时要进一步强化专利运用能力,提升专利产业化水平。

“国家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应该适度地将重点向专利维持时间上偏移。企业也要更加注重专利的二次甚至是多次研发,瞄准行业前沿,不断把商业需求和专利创造相融合,赋予其更强的市场功能,这样才能有效地延长专利维持时间。”唐恒说。经济日报记者李芃达

责任编辑:刘德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