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个日常生活离不开bgm的音乐迷,手机里都装载着不止一个音乐APP。独家授权像一条又一条“三八线”,让音乐作品界限分明地散落在各个音乐平台。而近日,国家版权局约谈境内外音乐公司及国内几大网络音乐服务商,要求对网络音乐作品应全面授权、避免独家授权。
曾经我们将音乐作品网络著作权独家授权的出现视作中国音乐著作权保护一个巨大的进步。比起长期以来网络平台不支付任何版权使用费地使用他人的音乐作品和录音制品,这一做法一定程度维护了音乐人、表演者和录音制作者的权益。无法轻易获得免费资源的情况,也迫使音乐平台和用户更加用心地挑选和购买音乐。拥有更加优质丰富并且独家的音乐作品,不言而喻地成为音乐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然而就在今年,美国环球音乐采用在中国独家授权音乐版权的方式,直接让中国网络音乐的几大巨头——腾讯、阿里、网易、百度,打起了疯狂而不计成本的版权大战。据国内有关媒体报道,在最激烈的时候,环球音乐被出到了3.5亿美金,外加1亿美金股权的价格,而这仅仅是3年使用权的价格。这场由一家唱片公司引发的资源争夺战,是否只是中国网络音乐产业的一个缩影?当网络音乐企业高扬“资源第一,版权致胜”的大旗时,是否曾想过,在所有版权没有被100%垄断之前,音乐版权费用将继续走上非理性上涨的不归之路,直到分出胜负?
战争还未落幕,用户已品尝到了苦果。根据企业逐利的本能,无论是哪一家音乐平台拿到了独家版权,天价版权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转嫁给用户。因此你会发现,高级的音质要收费;更深一步的用户体验要收费;即便购买了会员,有些音乐产品仍需单独收费……最让人愤懑的是,有时候钱已经付了,平台却没有支付下一阶段的版权费,歌单里的音乐就这么无声无息地下架了。当大量运营成本被用于购买音乐时,产品创新必定会受到极大冲击,用户的选择权也不断地被压缩。音乐平台的同质化将日益明显,唯一的区别仅仅是曲库的不同。搜索歌曲不再是一种愉快而充满期待的体验,更像是提心吊胆的尝试。而一旦网络音乐企业普遍重度依赖版权方所提供的版权资源,版权方将拥有更强的溢价话语权,反映市场真正需求的用户的声音,将淹没在一片叫价声中。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但音乐从来不是一种稀缺资源,而是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反而更应该得到平等使用和广泛传播。独家授权从本质上来说,是吸引用户并维持用户忠诚度的一种手段。它可以成为音乐平台的竞争优势,却不该是网络音乐产业发展中的唯一竞争壁垒,更不该成为网络音乐企业达到垄断意图的捷径。这次国家版权司约谈网络音乐服务商,发出了强烈的监管信号,也将对目前音乐产业的竞争规则进行重塑。如果无法靠砸钱来谋求市场份额甚至达成垄断,那么各大音乐服务商必须在服务质量上开展更多的平等竞争。
从习惯于享受免费资源到自愿花钱购买音乐,用户的观念始终在进步。要维护好这种良性发展趋势,就必须提供真正的优质服务,让产业永远地远离和告别曾经的盗版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