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市市场监管局:6批次食品不合格 单篇赔偿两千多块钱,知网就别嫌贵了 一媒体用三角形代替五环播奥运规避转播版权纠纷 湖北武汉推出省内首个文创领域商标保险 累计赔偿限额300万元 江苏省南京市质监局抽查网售旅行箱包产品不合格率为30.0% “供港”商标能否被企业独占? 重庆市食药监局抽检24类食品1021批次样品不合格45批次 谷歌带摄像头的帽子专利曝光 剑指Snap Spectacles眼镜 广东广州开发区推进知识产权大保护机制 别吃了!山东16批次食品不合格!临沂1家超市上黑榜 欧盟与南共市自贸协定中的版权问题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859批次食品 9批次不合格 吉林省食药监局抽检4类食品253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山东省临沂市食药监局: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辽宁省食药监局公布291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信息不合格6批次 版权成果展示智慧中国——第四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侧记 辽宁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5批次食品不合格 媒体融合背景下,版权管理要跟上 HMD注册Asha商标,此前曾属于微软 50度酒鬼酒证实塑化剂超标3倍 来源依然成谜 第七届中美知识产权模拟法庭活动落幕 中细软告诉你日常生活样样离不开专利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儿童食用的食品抽检:3批次样品不合格 四川重庆南川工商局三举措深入推进商标品牌战略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抽检:7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 “打假地图”理应得到更多重视 广东省罗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455批次 不合格4批次 治理侵权假冒之“霾”,“严”字当头 大跌眼镜 美国银行超越IBM等成为拥有区块链专利最多的公司 安徽省食药监局抽检4类食品116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英媒:最新研究称假冒商品占国际贸易额2.5% 四川成都2021年度知识产权白皮书4月22日发布 去年安徽六安有效商标注册量超4万件 山东济南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之手助力企业纾困 阿里巴巴打假:一场改造产业链的博弈 黑龙江省将建一批商标品牌指导站 临沂四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最高被罚款10024元 广东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薯类和膨化食品125批次 不合格5批次 山东26批次食品不合格 ,涉及家乐福、大润发等销售单位 好利来面包现蟑螂续 厂商称问题在包装和质检 人民日报:商家“最终解释权”属霸王条款 贵州省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农资打假工作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李子柒”出越南版?视频版权不容侵犯 甘肃省庆阳市食品抽检样品不合格检出率为3.4% “网红”产品热销背后太多坑 甘肃省定西市181批次食品 5批次样品不合格 海南海口“椰城创新云”上线知识产权评估功能 北京市平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3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重庆市长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大木耳、嘎嘣豆等9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让食品追溯体系守护“舌尖安全”

到市场买菜,消费者只要扫描肉类蔬菜上的溯源二维码,就能知道所购买肉菜的产地信息和流通过程。这个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在广东中山市运行近4个月,效果如何?日前,相关单位以及项目验收专家组开展了验收工作。

为保证在流通环节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2010年,国家商务部推出了一项食品安全工程——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追溯体系),分4批在全国50个城市开展试点。中山市是广东省目前唯一被商务部、财政部确定为第4批全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试点城市。

建立和运行肉菜可追溯体系,相当于在流通环节安了一道“安全闸”,其核心意义是实现食品信息的可追溯。有了这个追溯体系,消费者在购买肉菜产品的同时,也就自动获得了与之相关的产品信息,要想知道其产品是来自什么地方,属于什么品种,是否经过检验等等,通过自助查询终端就能了解的一清二楚,这样就可以使肉菜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监管有依据、责任可追究成为现实。可以说,肉菜追溯体系不仅提升了消费者对食品消费的信任度,同时也可以让市场主体的责任更加明确,倒逼生产经营企业更加重视禽肉产品的质量,消费者的餐桌也会由此变得更为安全。就中山市而言,现如今,消费者只要动动手机,就能扫出流通节点肉菜的情况,再不必为农贸市场的肉菜质量问题提心吊胆了。

其实,建立食品追溯制度也是法律所要求的。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建立起来的可追溯体系真正发挥作用,实现对食品安全的管理,除了经营者的诚信之外,还必须仰仗监管部门的监管,这才是食品追溯体系成功与否的关键。

就追溯体系本身来看,其所承担更多的,只是“信息记录”的功能,因此,在追溯体系正式运行之后,相关部门还需在信息的宽度、深度和准确度方面,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全链条的监管。严格落实各项规定要求,对不按规定正确标注产品信息的违规生产者,以及在关键环节上弄虚作假,提供不实信息欺骗消费者的不良商家,一经发现,要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理,直至取消其生产经营资格。这既是在保障食品安全,也是在维护系统权威和公正。(廖海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