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守住“舌尖上的安全”,是关系到13亿人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根据建设“健康中国”相关要求,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持续提升,但这一领域新老问题交织,形势仍然复杂严峻。
食品安全形势好转
聊起食品安全,哈尔滨市民刘昶认为这几年形势在不断好转:“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这个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净化百姓餐桌,希望这个势头能保持下去。”
国家食药监总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范围内组织抽检食品样品25.7万批次,合格率96.8%,与2015年持平,比2014年提高2.1个百分点。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再次强调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安徽省在国内率先建立覆盖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对企业按安全等级进行分类监管,增强精准性。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食品安全被全面纳入社会诚信范围和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占权重不低于3%,并完善食品专家、法律专家和社会监督员队伍,有效提高社会共治能力。
在各种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之下,百姓认可度也在提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自2011年起,连续对食品安全热点进行跟踪和解析发现,我国食品安全的舆情热点由2015年的81.5%,下降至2016年的56.7%,关注度下降24.8%,食品安全从风险交流进入信息交流的可防可控状态。
新老问题交织待解
受访企业家和业内人士认为,经过数年发展,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成效明显,但总体上看还面临新老问题交织的风险。其中,老问题包括局部监管机制不畅、法律有待完善、基层力量薄弱和小摊贩、小作坊、小餐饮“三小”监管存难,新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食品安全等方面。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地方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建设“五花八门”,难以实现监管权集中行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一些市县囿于机构编制等压力,将工商、质监、食药监、知识产权等部门合并,名义上食药监规模在加强,实际上专业性被严重淡化和削弱。
难以计数的“三小”业态,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也增加了监管难度。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说,餐饮产业具有庞大的产能,但由于餐饮企业的集约化程度、组织化程度不高,企业小、散、乱特征显著,食品安全存在较大风险。
此外,近年来互联网与餐饮企业结合的O2O模式迅速发展,确保由送餐公司到消费者手中的食品安全愈发引起关注。线上亮丽,线下脏差,部分送餐公司既非餐饮企业,也非正规物流企业,处于游离状态,这种情况亟待加强监管。
筑牢防线,没有终点
相关人士建议,加快从理顺体制机制、形成合力入手,消除来自“舌尖上的威胁”。
一是单独设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监管和食品药品监管两类部门都是分别设置。系统梳理目前各监管部门职能,食品安全不应综合到市场监管路子上去,应着眼于食品链条,即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关注所有可能对食品安全性产生影响的因素。
二是强化社会参与共治。针对一线执法力量偏弱、“三小”监管难题,应发动社会力量,并鼓励企业内部员工、知情人士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经核实予以重奖。同时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作用,加快现有行业协会和商会“政会分开”,在提高公信力基础上推动企业诚信建设。
三是引入第三方建立共管机制。中国烹饪协会探索设立餐饮食品行业与营养示范工程,对通过示范工程认证的企业发放“放心餐厅”标志。如果企业出了问题,第三方认证需承担连带责任。目前烹饪协会已推广1000多家企业,取得较好效果。
四是推进食品药品监管法治化。迟福林表示,我国在食品药品监管方面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但在部分细分专业领域缺乏具体规范。建议加快完善法律体系,分品种形成更多细分领域的食品药品专门法律法规,实现立法的精细化、科学化。(半月谈记者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