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和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同时公布
在4月24日召开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6年)》(白皮书),并首次发布了《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2016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同时公布,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宋晓明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王玲主持发布会。
据了解,《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以下简称《纲要》)系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次针对专门审判领域制定发布的保护纲要,《纲要》明确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措施。《纲要》在总结、归纳和提炼30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国道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创新性地提出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发展要达到的8个目标,力争创造更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其中,建立协调开放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政策体系、均衡发展的知识产权法院体系、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等均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宋晓明介绍说,2016年,全国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总体数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案件数量增长非常明显。2016年,人民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一审案件152072件,比2015年上升16.80%,其中,民事一审案件增幅明显,达到24.82%,在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中,著作权案件为86989件,同比上升30.44%。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五省市收案数量持续在高位运行,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数占全国总数的70.37%。
宋晓明介绍说,当前,涉及尖端、前沿技术的疑难复杂案件、涉及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品牌保护的商标纠纷案件、涉及信息网络传播的著作权纠纷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竞争纠纷不断增多,审理难度加大,很多案件涉及复杂技术事实认定、巨额利益分配、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与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平衡等问题。在审判工作中,人民法院积极合理适用知识产权临时措施、科学计算损害赔偿数额等,提高知识产权司法救济的及时性、便利性和有效性,依法加大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突破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的保护力度,使赔偿数额与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相契合,同时充分考虑维权成本,判决侵权人支付律师费等诉讼合理支出,对于恶意、重复侵权等严重侵权行为,加大赔偿力度,凸显了司法保护对于充分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积极作用。
在4月24日公布的10大知识产权案件中,“乔丹”系列商标行政案、侵害“庆丰”商标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非诚勿扰”商标侵权案等涉及知名商标的案件在列。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已经连续九年向社会公开发布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集中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围绕知识产权的创造、流转、运用和管理产生的纠纷和矛盾,充分展示了人民法院通过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推动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司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