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法治蓝皮书(2017)》披露:从2012年至2014年,全国共授予国内专利2787707件,签订专利许可合同仅为56067件,仅占授权专利比例的2%,绝大多数专利没有投入使用。
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供给能力的确存在一定差距,与持续增长的专利申请数量不成正比。但首先要厘清的是,“绝大多数专利没有投入使用”未必就是错的,即使在美国,专利的整体含金量也并不高,因为这就是专利制度的原生属性。以专利数量评价政府和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急功近利;但以专利实际使用效果、产品贡献值等指标做质量考核,也并非易事,或许仍未跳出功利化的窠臼。
什么是专利?通俗地说就是你拍脑袋想出一个发明来,不用管它到底有什么用,也不用管你能不能制造出来,只要别人没申请过,你都可以申请专利。也就是说,专利是一种权利,理论上与科技创新、科研成果是好是坏、是多是少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实际上,技术研发永远是超前于市场的,今天没有用,不等于将来没有用。对大公司来说,超前研发,保持技术的前瞻性是必要必须的。谷歌公司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的很多专利大家都不知道干嘛的,似乎整个公司都在不务正业,但谁都不能否认,这种探索精神和想象力,正是支撑人类科学殿堂的基石。
另一方面,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专利是以公开换取保护。由于其开放公开透明的特点,很多公司不愿意将核心技术申请专利,一些鸡肋专利只是为了撑门面,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技术水平。随着专利市场竞争的加剧,还有很多公司将专利战略部署提升到新的高度,例如将一个发明分拆成几个专利进行申请,组合成防御型专利组合;或申请一系列与核心技术相似的垃圾专利,以保护自己的核心商业机密,像苹果等科技巨头都深谙其道。
以上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专利泛滥,除非对专利制度做出彻底变革,否则很难改变现状。目前在国内,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以专利数量论英雄,与减税优惠、补贴资助、职称评定等挂上钩,是我们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出了问题。这些病当然得治,但须从体制机制上寻找原因,如果单纯就专利谈专利,以“有用”“投入使用”做标准来要求企业,既不现实,也违背了科学规律与市场规律,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功利心”作祟呢。
存在即合理,正因为有庞大的“无用”专利,才能激发和碰撞出“有用”专利来。我们该警惕的不是泛滥的专利,而是行政手段对科学发展、市场竞争的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