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2月21日-1月20日)陕西省共抽检各类食品样品4257批次,其中检验项目合格的样品4115批次,不合格样品142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6.66%。
抽检的4257批次食品样品共涉及粮食加工品、乳制品、肉制品、饼干、婴幼儿配方食品等30大类,其中16类4115批次样品全部合格,分别是粮食加工品260批次、乳制品82批次、饼干12批次、罐头19批次、冷冻饮品70批次、速冻食品16批次、薯类和膨化食品15批次、茶叶及相关制品8批次、水果制品3批次、蛋制品5批次、食糖8批次、水产制品8批次、蜂产品1批次、婴幼儿配方食品39批次、特殊膳食食品9批次、食品添加剂1批次。
抽检的14大类涉及不合格,分别是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88批次,不合格6批次;调味品161批次,不合格3批次;肉制品63批次,不合格5批次;饮料532批次,不合格9批次;方便食品33批次,不合格2批次;糖果制品26批次,不合格3批次;酒类111批次,不合格7批次;蔬菜制品109批次,不合格3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16批次,不合格2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67批次,不合格7批次;糕点88批次,不合格12批次;豆制品10批次,不合格2批次;餐饮食品1959批次,不合格76批次;食用农产品444批次,不合格5批次。
在抽检发现问题的142批次不合格样品中,一是检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样品59批次。主要包括酱腌菜、干制蔬菜、酱卤肉、面包、粉条、糖果、料酒、豆制品中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二氧化硫等防腐剂超标,粉丝粉条、月饼、生湿面制品中铝残留量超标,肉制品中亚硝酸盐超标,酒中检出甜蜜素等。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二氧化硫都是常见的防腐剂,二氧化硫同时还具有漂白作用,在不允许添加的食品中检出或者在允许添加的食品中超标均系生产者为了延长产品保质期违法添加所致。粉丝粉条、月饼、圣士面制品中铝残留量超标,系生产者违法或者过量添加含铝食品添加剂(明矾)所致,明矾可用于部分食品作为膨化剂,国家对其添加有严格的限量控制。酱卤肉中亚硝酸盐超标系生产者为达到防腐、护色等目的违法添加所致。酒中检出甜蜜素系生产者为了掩盖生产工艺不足导致的口感欠佳添加所致。二是检出其他微生物超标样品42批次。主要包括餐具、糕点、糖果、糕点中大肠菌群超标,饮用水中检出大肠菌群,糕点中菌落总数超标。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均属于指示性微生物指标,直接反映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卫生状况,检出超标系生产加工过程卫生控制不当或贮存运输过程受到二次污染。三是检出质量指标不达标样品14批次。主要包括食用油和油脂类食品的酸价、过氧化值超标,酒中酒精度不达标,酱油中氨基酸态氮不达标。品质不达标系生产加工过程工艺控制不达标或者贮存运输过程未按规定贮存所致,也有可能是原材料以次充好、掺杂使假所致。四是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样品8批次。为饮用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为近年来发现的存在于饮用水中的致病性菌种,超标原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控制不足导致,也可能是水体污染所致。五是检出非食用物质样品7批次。主要包括酱卤肉中检出莱克多巴胺,辣椒油中检出罗丹明B,火锅底料中检出罂粟碱、那可丁等。罗丹明B、罂粟碱、那可丁等均为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检出系生产销售者为达到食品口感、色泽或延长产品保质期非法添加所致。六是检出农兽药残留样品5批次。主要是新鲜鱼肉和鸡肉中恩诺沙星超标,豇豆中克百威超标。恩诺沙星是常见的抗生素类药物,克百威也是常见的农药,两者在食物中超标系种养殖过程过量使用所致。七是检出其他污染物4批次。为食用油中苯并α芘超标。苯并α芘是油脂类食物中常见的污染物,检出超标系生产加工或者储运过程控制不严格所致。八是检出重金属污染物3批次。主要是肉皮冻和馒头中铬超标。食品中检出铬超标可能原因是原料本底代入,也可能是生产加工或储运过程二次污染。
针对以上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采取措施依法查处,督促生产经营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产品,及时查找问题原因、化解风险。加强对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加大跟踪抽检力度,防控食品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