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企业国家遭遇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时,是积极应诉还是选择逃避?在自己自己的知识产权家底还是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怎样才能避免涉外的专利纠纷?“走出去”的企业应如何打造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确立防御和维权策略?当“337电池专利纠纷案”尘埃落定时,研究分析中国企业在一系列涉外知识产权的成就得失就显得分外重要。在总结一系列经验教训后,人们无不清晰地认识到,制定并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维权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随着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获得的份额越来越多,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知识产权问题成为一些国家惯用的杀手锏,尤其是“337调查”已经成为国内企业进军美国商场的一道槛。从木地板、文具、墨盒、LED(发光二极管)到今天的电池,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都成为“337调查”的重点对象。事实证明,美国企业已经把“337调查”作为阻止中车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律途径。由于“337调查”本身具有甚至超过专利司法程序的巨大杀伤力,若不积极应诉,后果会非常严重。但“337调查”时间短、程序复杂、应诉代价高昂,又让很多中国企业忘而却步。近年来,不少竞争对手都选择我国具有较大市场潜力、高附加值或高技术含量产品提起“337调查”,企图迫使中国企业放弃或退出美国市场。
面对现实,迫切要求国内企业积极去适应新形势、新情况,认真分析总结“337调查”案例中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从长期准备和积极应对两个方面进行谋划,完善相关工作。在更加注重自主创新的同时,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和实行有效的应对策略,迅速提升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进行市场竞争的能力。
一要放眼长远,形成促进自主创新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统筹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在一些重要产业尽快实现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的突破,使我国从主要技术依赖引进转向逐渐增加、最后达到主要靠自己创新。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业化,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支持一批拥有知名商标产品、先进技术、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二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加快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的融合。立足当前,企业必须建立知识产权情报分析和预警机制,对于自身的知识产权缺陷和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布局,进行必要的分析和长期跟踪,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在产品进入境外市场前,须充分了解和掌握所在国同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将要在国外市场使用的商标、专利提前申请,提高企业自主维权意识。注重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积累,对于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尽量多地申请专利,作为防范专利诉讼的对抗性武器。一旦遭遇诉讼,应勇于面对、积极应诉,运用国际规则和灵活手段努力赢得诉讼。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纷纷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但知识产权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面对日益频繁的知识产权纠纷和日益急迫的技术升级的双重压力,我国企业必须抓紧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提高对知识产权的驾驭能力,学会在技术立项、产业化、市场保护中应用知识产权手段,真正确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