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献亿家食品有限公司正召回1批次鸡肉串 胭脂红不符合国标 人工智能手机企业的“乐”与“忧” 英国与欧盟将确保患者免遭假药的危害 辽宁省质监局抽检30批次泳装产品4批次不合格 尼康推进全幅无反布局 发布两款新镜头专利技术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新任期倾向于审理知识产权案件 福建省第一家地理标志产业专业协会成立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38期) 安徽省来安县抽检27批次食用农产品 不合格1批次 “网络款”不是劣质儿童家具的挡箭牌 广西工商部门两年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4000多件 江苏镇江市抽检325批次食品样品 合格率97.54% 电商集体生态的“假货”焦虑 在企业名称中使用他人商标构成侵权 2014年度通辽市药品零售企业非守信企业名单公布 福奈特干洗店被曝用有害玻璃净洗羽绒服 中国政府打击侵权假冒的措施和收效是空前的 安徽芜湖市食药监局抽检23批次肉制品样品不合格2批次 违法成本低 维权成本高:网络打假该怎么发力? 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南昌召开 广东清溪出台扶持措施鼓励发明创造 4家企业获东莞市专利优秀奖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培训暨“相约琶洲”会展企业交流会将在广东广州举办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抽检:2批次餐饮食品不合格 食药监总局:化妆品虚假宣传被禁后仍销售罚5万 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回应圆明新园侵权争议 江西省新余市市场监管局抽检318批次食品 6批次不合格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抽检:4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从小米专利布局看创业型企业专利之殇 山西省质监局抽查8种消费品质量 发现11批次产品不合格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维持数据传输专利有效的裁决 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得擅自使用“协和”等知名医院字号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清理整治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年度考核结果公布 知识产权证券化如何在中国落地? 青海黄南州开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 以知识产权为抓手 打造创新型园区 浙江余姚抽检:土麦挂面等3批次粮食加工品不合格 上海杨浦区聚焦改革谋发展 新起点推进知识产权工作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524批次 不合格7批次 无声硝烟背后直指专利拼争 新专利让微软Surface Phone再次被想起 网红“洋冰激凌”现假冒 多平台有售 广东梅州平远县首个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成立 一周重要舆情事件盘点(4月1日至4月7日) 我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RFID芯片亮相 给快递“提速” 四川省雅安市食药监局:1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甘肃省获批开展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试点 广东省积极利用知识产权推动防疫行业发展 四川德阳市打造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开始试运行 巴拉圭执法人员调查发现一家虚拟商店销售假冒商品 短视频变展柜 勿“以假为美”

从网货到仿品面对的不是知识产权,我看不懂马云的思路了!

马云的这番话,媒体报道的版本不一,但意思基本一致。为了谨慎,下面,我选取了媒体报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版本。

版本一:马云在中国杭州称:“问题是,今天的假货质量更好、价格又比正品低。不是假货毁了正品,而是出现了新的业务模式。同样的工厂、同样的原材料,只是名字不同。”

版本二:马云在杭州表示,“问题是,现在的假货质量比真品、真牌子还要好,价格更便宜。”“不是假货毁了它们,而是新的商业模式。同样的工厂,同样的原材料,但他们不使用自主品牌。”

但是,网上放出来的马云讲话全文,又是另外一个“版本”。

版本三:“生产正品和仿品可能就是同一个工厂,他们的产品不见得比正品差,同时有更好的价格,他们面对的不是知识产权问题,他们面对的是新的商业模式问题。”

不管是哪个版本,其意思就是“仿品质量不差”,“出现了新的业务模式”,仿品“面对的不是知识产权问题”。虽然部分媒体的报道有些“标题党”,但实质意思没变。

对于马云的这番话,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持反对态度的。

比如,根据媒体报道,杭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管CaoLei表示:“以马云的身份说这种话是不合适的。对于某些个案他的说法可能是对的,但总结这种现象就错了。”

的确,即便我们不断章取义的理解这些话,关于仿品(假货)的言论也很难让人接受。这番话的问题不在于仿品质量的好坏,而在于对知识产权的态度。因为新的商业模式要面对,可知识产权成本同样要必须面对。

这时候,我想起了这一两年马云关于假货的言论和淘宝的举措。当初,他提出过“网货”的概念;后来,淘宝推出了中国质造;如今,他认为仿品需要面对的是商业模式而不是知识产权问题。从网货、中国质造,到今天的仿品需要面对的不是知识产权,是商业模式问题,我真的看不懂马云的思路了!

之前,在笔者看来,从“网货”到“中国质造”,淘宝对假货的思路是很清晰的。打击的同时,是引导。下面,我们不妨看一下之前淘宝的“思路”。

首先,我们看一下“网货”。

2015年2月2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的“马云与青年有约,从梦想到成功创业”交流会上,马云提出了“网货”概念。

根据媒体报道,当时马云指出,外界所称的淘宝“假货”有一大部分是“网货”。这些“网货”由普通人设计,还未得到官方的注册,所以被归到所谓“非正品”的类别,“其实淘宝网没那么多假货,有一些商品是原创商品,没有官方认证,但不代表是假货,这个属于网货”。

客观地讲,“网货”的概念值得推敲,但为“中国质造”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第二步,我们看看“中国质造”。

2015年6月份以后,也就是马云“网货”论不久,关于“中国质造”的宣传开始出现。

当时媒体的报道有这样几种版本。

版本一,人民日报的报道:2015年4月15日上午,“中国质造”首站在福建省莆田市举行。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莆田当地17个自主鞋业品牌在集团旗下淘宝、聚划算平台正式开卖。

版本二,华夏时报的报道:2015年6月2日上午,阿里巴巴联手国家质检总局在广东启动“中国质造”二期路演,推动广货上网销售,广东多个经把关验证的代工厂,将集体入驻阿里巴巴,并以自有品牌拓展销售。

而在我印象里,当时淘宝首页还对“中国质造”进行重点展示。

从以上“网货”到“中国质造”的过程看,我感觉那时候淘宝的思路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以自有品牌消灭假货,最大限度地消灭假货的同时,让生产厂家能够生存,又能让消费者买到便宜、实用、具有自己品牌的产品。

这个思路虽然也有瑕疵,但总体的方向是值得肯定的。毕竟,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消费能力有限,而一大批代工企业需要正确引导。

但是,经过了从“网货”到“中国质造”的蜕变,却迎来了仿品“面对的不是知识产权问题,他们面对的是新的商业模式问题”。

这难道就是淘宝解决假货问题的“第三步”?

我个人感觉,与之前从“网货”到“中国质造”的蜕变相比,人们会认为这有些倒退了。

我可能理解马云想说的真实意思,他可能仍然是想给代工厂提供出路。因为在媒体竞相报道的那些话之前,马云还说了这一句话:“大品牌通常用很多OEM,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OEM,他们没有渠道,但忽然他们发现可以通过互联网卖产品。”这句话之后才是:“生产正品和仿品可能就是同一个工厂,他们的产品不见得比正品差,同时有更好的价格,他们面对的不是知识产权问题,他们面对的是新的商业模式问题。”

的确,中国OEM生产的没有“贴牌”的产品,与“正品”的区别就是个牌子。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世界代工厂地位的变化,如果中国OEM想要寻找代工之外的途径,那只有走互联网电商之路。从这个角度看,说中国代工企业“面对的是新的商业模式问题”,这丝毫没错。但是关键点在于“他们面对的不是知识产权问题”这句话,如果说成“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知识产权问题”,那就无懈可击了。要知道,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回避知识产权这个问题啊。

那么,究竟是马云的“口误”,还是马云就是这个意思呢?我们不清楚。

如果是口误,那可以理解。

如果确实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我感觉,这是一种思路上的犹豫、踌躇甚至退步。从网货、中国质造到仿品面对的不是知识产权问题,我看不懂马云的思路了!(作者:姜伯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