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业界的说法,一流的企业做标准。新三板首家知识产权企业超凡股份,开始朝着一流的企业进发,布下了一颗具有前瞻性的棋子。
4月5日,超凡股份成立了超凡知识产权研究院。这个知识产权领域新的开放平台、专家网络与数据平台,将与学术界紧密合作,成为企业和政府的“智库”。
所谓“智库”,即研究院向企业客户自上而下地传达国家政策,同时集中企业、行业的问题,自下而上向法律政策提供建议。接受媒体采访时,超凡股份常务副总裁兼超凡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姜丹明表示,研究院兼具了实践性与前沿性。
超凡股份早已不是传统的提供法律专业服务的代理公司,超凡股份董事长母洪表示,如今的知识产权服务,要向前延伸到技术研发,向后深入到专利贸易,搭建“全产业链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才能拥有无限的市场空间。研究院的成立,正是完成技术研发的一环,以实践的角度,推动知识产权行业的理论、政策滚滚向前。
研究院兼具实践性、前沿性
响应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并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4月5日,超凡股份宣布成立超凡知识产权研究院,将其打造成为新的知识产权领域的开放平台、专家网络与数据平台,“共创、共建、共享关于未来的新理念、新洞见与新规则”。
院长将由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副司长姜丹明出任。据介绍,姜丹明曾负责中国专利制度的修改和完善,积攒了17年的立法和国际谈判经验,不仅如此,姜丹明还担任世界500强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首席知识产权顾问,负责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
能法亦能商,姜丹明告诉媒体,这也是研究院人才的挑选标准,“知识产权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经济问题,最根本的是要解决效率和分配的利益问题。”据悉,超凡知识产权研究院将组织超凡股份600余名专家服务团队成立集科研、咨询、策划、代理与诉讼等于一体的高水平综合知识产权研究平台和基地。
姜丹明介绍,这个平台将对接学、政、企三个层面,“学术机构是合作伙伴,企业是客户,希望成为政府法律政策上传下达的桥梁”。
具体而言,研究院把国家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政策了解清楚,将政策的动态及时告诉企业客户,给企业的内部建设环境、知识产权运营保护提供建议;同时,将企业在知识产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研究院的团队根据专业知识梳理行业、产业意见,提交给国家相关的知识产权部门,为行业的政策、立法提供建设性意见。
“研究院既关注现在,也关注未来”,姜丹明对媒体表示,借助超凡股份在全国13个城市拥有的18家分支服务机构的区位优势,研究院将联合学术机构进行行业前瞻性的研究。姜丹明举例称,研究院正和高校联合申报关于“PPP规则和对中国影响与中国的应对策略”的课题,“这可能是未来5年、10年才会讨论的问题,但研究院已经在研究了”;也在和高校联合申报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硕士的人才培养方案;亦与权威专家联系,参与提供知识产权立法层面的建设性意见。
创新+贸易搭全产业链平台
“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企业的发展方式如何转型升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须有知识产权保驾护航。随着未来五年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将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万亿规模的市场近在眼前。
国家的经济转型为知识产权行业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超凡知识产权研究院的成立可谓水到渠成。
互联网时代,作为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要么做得小而美,要么做出规模带来聚合效应和整合成本的降低”,母洪带领超凡股份走向了后者。2006年,在“市场化+专业化”的基础上,超凡股份开启了信息化建设,逐渐地,超凡股份有了更大的“野心”,不仅将业务互联网化,还将联合产业链的其他机构组建服务联盟,最终搭建“全产业链的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如果只定位为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企业的市场一定是有限的,想要做“没有天花板”的事情,“只有让知识产权向前延伸,深入到技术研发,向后延伸,深入到专利、技术贸易,才会有无限的发展空间”,这是母洪坚持谋划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
超凡知识产权研究院的成立,正是完成了超凡股份“知识产权向前延伸,深入到技术研发”的环节。在姜丹明看来,超凡股份与超凡知识产权研究院的关系就像链条与轴,他打比方说,超凡股份是一条运转的链条,企业客户的需求是源源不断的动力,而链条能够最大效能的运转需要一根贯穿始终的轴,姜丹明希望研究院能够承担轴的角色,提升知识产权研究品质,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我们搞知识产权的,早几年很边缘,现在坦率讲也很边缘。”母洪说,知识产权从业者或者机构想要得到更大认可、进入主流舞台的方法就是商业化,“通过商业化将知识产权转化成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
左手提升知识产权的研究创新,右手推动知识产权的贸易交易,这是超凡股份的理想,更是母洪这代知识产权从业者所感受到的历史机遇与使命。
正是这样的战略,让超凡股份在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小作坊时代”,以1068.5万元的注册资本跻身“龙头企业”的行列,并于去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挂牌新三板的知识产权企业。
文/李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