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药物所全年共有15项新药研发成果成功转让,合同总额达到8亿元,超过前5年成果转化的总额;5个1.1类化药新药获得临床批件,与恒瑞制药并列化药领域全国第一;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入选中科院“十二五”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
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的上海药物所自2015年元旦起启动改革试点,以牵头筹建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和“三权”改革试点为契机,努力克服“小作坊”式单兵作战、科研和产业脱节、成果转化率低等瓶颈问题,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为科技成果松绑,为原创新药转化提速。
让新药坐上转化“直通车”
若是在一年前,上海药物所副所长叶阳也许不会相信,一个新药实现成果转移转化只需要一个月。
试点之前,价值800万以下的科研成果需要报上级部门审批备案;超过800万元的转化项目必须同时报上级部门和财政部审批。等到可以向市场转化了,至少8个月以后了。
“试点以后,所有权限下放到了研究所,我们有个1.1类抗肿瘤的药物,从申请转化到最后签署合同实施转化仅用时一个月的时间就走完了整个流程。”叶阳副所长感叹道,这都得益于“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将审批权限下放,因此科技成果交由药物所统一处置和自主管理。
“2015年有15项研发成果转让,合同总金额8亿元,达到了前5年成果转移转化的总额。”叶阳介绍,药物所设计了严格的所内流程,经过项目发起、评估,论证、决策,公示、实施,更加透明、公正,让科技成果坐上了转化“直通车”。
论文新药两手都要抓
过去,“写论文”和“出新药”似乎是矛盾的对立面。
叶阳坦言,在现行职称评价体系下,论文产出远比成果转化要有价值,科研人员的研究重心自然倾向于发表关于新药研制的论文,而对于将新药转化投放市场则鲜有人问津。
在此背景下,药物所做出了大胆创新,建立以市场和需求为牵引的分类平台体系,打破以“出论文”为唯一标准,新药研究人员的评价围绕“出新药”核心目标,将临床批件、新药证书与岗位聘用挂钩,获得临床批件可奖励一个正高级、两个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名额,获得新药证书可奖励两个正高级、四个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名额。“从制度上保证做新药、做基础研究出论文都能有同等的重要性。”叶阳说。
为科研人员提供创业路径
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科研人员也不再埋头研究室,上海药物所为有志创业的研究员提供了“半创业”和“全下海”两种路径。2015年至今,已有8名科研人员创办公司,将研发的新药成果进行市场化运作。
“一种是找一个很好的开发团队,科研人员还是继续做首席科学家,而把市场开拓交给专业团队来经营。”叶阳表示,这是比较推荐的方案,目前走上创业之路的8人就是选择了“半创业”,“科学家有时候科研做得好,创新思维很多,但是在管理公司方面可能还是经验不足。”
另一种,科研人员也可以全职下海创业,有三年停薪留职的机会,年限一过,由其二次选择回所工作或是离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