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大幅提高,保护状况明显改善。但目前仍存在知识产权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保护不够严格、侵权易发多发、影响创新创业热情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意见》是继2008年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意见》在综合已有措施的同时,提出了很多加快知识产权建设的新方法,与之前出台的一系列文件、政策相辅相成;是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知识产权迎来发展新里程
《意见》明确,到2020年,在知识产权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知识产权授权确权和执法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的出台酝酿已久。继2008年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后,政府部门每年都会推出一个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计划。在此基础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相关的行政部门,进行了专门的课题研究,出台了《意见》。
李顺德指出,《意见》是推进知识产权发展的里程碑式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意见》对加快知识产权建设提出了很多新思路,也把已有措施进行了综合,与之前出台的一系列文件、政策相辅相成,是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关业内人士也表示,《意见》的出台正值中国经济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对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战略的日益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及鼓励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展开,“知识产权”将会发挥出巨大能量。
体制、机制改革是重中之重
《意见》提出,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其中包括研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善知识产权服务业及社会组织管理;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制度,研究制定知识产权评议政策;建立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容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制度,完善发展评价体系。
“知识产权司法领域的改革是我国司法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的司法领域的改革都是率先在知识产权领域进行的。”李顺德说,加强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要从法律制度入手,提高关于知识产权的立法水平。同时,还要加强以司法为主导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体制,深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加强专业行政执法机构的行政执法。
李顺德介绍,有关知识产权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直在不断进行,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行把知识产权的专利管理部门、商标管理部门和版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组合在一起进行行政管理,“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证照分离,简化企业登记手续等也是对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
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为创新成果提供充分的专有权利保护,对保障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促进作用。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不是单纯某个国家的制度,而是国际上的通行制度。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也有共同合作的国际公约。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能更好地完善本国的知识产权制度。
为此,《意见》要求,提升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水平。加强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机制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拓宽知识产权公共外交渠道,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及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合作,探索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作机制。
李顺德表示,我国从改革开放时期就开始筹建知识产权制度,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对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必然要和其他国家合作,借鉴和学习其先进经验,确保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和国际发展趋势保持一致。
“在加强国际间知识产权合作方面,我国在认真履行已加入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同时,也在考虑加入更多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除此之外,还在考虑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来加强国际知识产权合作。”李顺德说。
为进一步推动国际间知识产权的合作,《意见》强调,要加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规划,拓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渠道。推动完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等标准体系。提升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优化简化技术进出口审批流程。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制定实施应对海外产业重大知识产权纠纷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