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黄圃镇筹建家电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佳能新发1.5英寸传感器13-65mm F2-5.8镜头专利 针对外国临床试验批准的儿科药物 韩国允许其数据的独占权 食品药品监管局 利用追溯系统迅速精准处置不合格乳粉 江苏昆山:立足创新发展,聚焦执法服务,强化商秘保护,致力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方便食品抽检不合格 唐山:迁安工商局实施商标战略 Australian Made:中国代购,小心在澳大利亚买到假货! 广西柳州深化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 鼓励创造保护 广东汕头龙湖区市监局开展知识产权进社区活动 韩都衣舍等13批次网购衣物不合格 部分品牌甲醛超标 中国武汉(汽车及零部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获批建设 相同类别不同群组商品的类似性判断 浙江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险创新试点改革 安徽省食药监局公布4类不合格食品 叫停“专利流氓”行为将有据可依 江苏省2018年卷烟打假工作推进会在南京举行 陕西汉中市4件地理标志商标品牌总价值超31亿元 浙江省宁波象山县市场监管局:3批次蔬菜样品抽检不合格 广东省惠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佳木斯天昕食品公司鸡腿肠抽查不合格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冷冻饮品不合格 完善商标授权确权法律适用标准 山西晋中市盐务管理分局打击制售贩销假冒食盐违法行为 河北省质监局抽查:13批次学生服产品不合格 天津滨海新区召开2022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推动会 搜狗、360联姻不成反成仇家 或诉诸法律 新西兰在考查创意部门后将审查版权法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抽检:韭菜等9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江苏镇江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3批次不合格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医疗器械质量抽检不符合标准产品名录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课程入选教育部品牌课程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个批次天然橡胶产品不合格 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农业农村部主题日活动在京举行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管局:12批次食品不合格 江苏省南京警方销毁违淫秽盗版制品20余万张 把知识产权融入黔贵绿水青 希腊警方搜出大量假名牌 据称华人租户已离开多年 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机考试考将于8月举行 云南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又添“新丁” 山东威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黑龙江省抽检6大类食品385批次样品 不合格9批次 福建省南平市食药监局:6批次药品抽检不合格 迪士尼维权给国产动画电影敲响警钟 美联邦调查局和欧洲刑警组织关闭“防弹”VPN服务 国家质检总局命名泸州市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河南郑州市抽查10批次防火门产品 2批次不符合标准要求 贵州省食药监局:2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质检总局:逾四成跨境电商产品抽查不合格 中国已成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大国 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

贵州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酒 重点关注“特供酒”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据贵州省工商局的消息,从8月下旬开始,贵州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酒类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酒、尤其是打击以“特供酒”等名义进行的虚假宣传等行为。

近年来,贵州白酒市场销售十分低迷。为了求生存,一批白酒企业是大打擦边球,加大推出所谓“特供”类产品力度,这类酒的特征是,不在市场上公开摆卖,而是通过定制式、团购式进行销售,而且价位高昂,比如贵州金沙集团的“摘要酒”等,目标就是要借特殊的产品名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抬高价格、促进销量。

记者了解到,对这样一类新生的产品,需要加强监管。这次专项行动是从8月下旬开始,重点是对酒类的企业和酒类市场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清查,严厉打击酒类生产经营者以国家机关特供、军队特供内部特供等这样一些名义进行的虚假宣传和销售行为。

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经下发通知,要求酒类企业不准生产标注有“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的白酒。贵州是中国白酒的重要产区,在“禁令”下发之前,贵州省各地,无论是著名茅台酒厂,还是各种私人白酒企业,以及基酒的作坊都公开充斥着各种档次价格的“特供酒”。

长期以来,很多企事业单位、甚至政府机关都曾经有过购买、甚至定制这类“特供”酒的行为。2013年以后,随着相关部门打击“特供酒”的力度逐渐加大,加上“三公金费”在白酒使用上的限制,“特供”类酒的销售有所收敛。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又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以金沙“摘要酒”为例,“摘要”酒一瓶为650毫升,售价为1800多元。“摘要酒”酒厂的一位销售经理在电话采访中向记者表示,“摘要酒”已经上市2年,上市第一年的时候就达到了5000万的销售成绩,在白酒业的寒冬给他们带来了可贵的利润。

采访中一些高价位的“特供类酒”的生产者表示:“贵州的很多官员应该都喝过或者了解过这种酒,否者我们的销量也不会这样好,这些酒用来招待和送礼也不会像茅台那样扎眼。”这样的现象,也正是很多消费者所担心的。他们都表示,如此异样的酒名很容易引起公职人员和企业老板的关注,而因为高端,不外呼就是送礼、送人。

在中国的这个送礼文化上,如果这一类异名的酒,品种逐渐增多后,恐怕一些腐败、奢靡等社会不良之风会出现回头之势。另外,一些商家利用这些容易让人产生“公权力联想”的名称,也有借这个名义炒高市场价格,扰乱市场持续,破坏市场竞争环境的嫌疑。

面对这个问题,多方人士提出,应开展酒类商品名称的专项整治行动,限制对具含有特殊隐喻的商标的使用,比如“内参”、“清样”、“题跋”等,同时,鉴于某些“内供酒”难以发现和管理遗漏等问题,建议建立社会公共举报制度,让社会公民时实参与监督。(记者孟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