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5月12日讯近年来,在利益驱使下,哈尔滨市一些企业“傍名牌”、搭便车的商标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为加强对本土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深入推进商标战略实施,近日,哈尔滨市开展专项整治遏制对本土商标的侵权行为。同时,哈市还将充分利用现有的商标监管服务电子化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平台、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平台,及时发现案源,并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加大力度打击违法“傍名牌”或假冒商标等侵权行为。
商标侵权监管一直“在路上”
尽管“严打”一个接一个,尽管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猖獗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事实是:侵权假冒行为如“割”菜一样,“割”了一茬,又冒出一茬。究竟什么原因让商标侵权行为监督如此之难?
“对于商家而言,商标是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家在长期市场打拼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产品美誉度与客户忠诚度的化身,在市场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恰恰因为商标作用如此重要,许多商家不惜冒着犯法的危险伪造知名商标,以求打着知名品牌的幌子,牟取更高的利润。”哈市市场监管局商标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造成哈市本土商标侵权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导致的。除一些小微企业在经营中恶意违法“傍名牌”或假冒侵权外,由于现在企业注册商标具有独立性、专有性和知识产权保护性的特点,作为一般消费者,很难辨别出商标权利人所使用的注册商标和侵权人所使用的注册商标存在的差异,这也导致大多数商标侵权案件的来源只能依靠商标权利人的举报或投诉,从而给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工作带来困难。
对此,还有业内人士透露,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往往跨地区、跨省份、跨行业作案。流入到省内的假劣商品,其制假售假“黑窝点”往往在省外,这种“流窜”作案的违法行为,也给打击商标侵权带来不少困难。
另外,该负责人也坦言,从消费者心理看,许多消费者对直接侵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假冒伪劣商品深恶痛绝,但对质量较好、价格低廉的侵权商品并不抵制,这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制假售假行为。
商标侵权频现企业“很受伤”
作为百年老字号的本土企业“哈肉联”,其产品深受哈市消费者喜爱。然而近年来,有一些商家在未经授权情况下打出了“正宗肉联”、“肉联食品”等招牌,销售来路不明的生肉及制品,令“哈肉联”陷入品牌受损、销售下降的“仿冒”危机。“近两年来,公司接到消费者因购买到异味变质、口感不佳等异常情况的‘假肉联’食品投诉多达3000多起。‘假肉联’的存在,不仅给百姓餐桌带来了食
品安全隐患,而且使公司在品牌经营和生产经营中面临空前的困境。”哈尔滨大众肉联集团相关负责人无奈地说。
与“哈肉联”的经历相似,哈尔滨凯达木业有限公司也遭遇了商标侵权行为。由于近期不断接到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投诉,该公司走访哈尔滨市建材市场,发现有多家建材经营者销售假冒“凯达”品牌的装修材料,为此该公司向哈市市场监管部门申诉、举报。经调查,哈尔滨市场监管局针对涉嫌售假的9个商家进行监督整改,并立即将涉假产品下架。“近几年,随着公司品牌越来越大,市场上傍‘凯达’品牌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这些山寨企业以次充好,企业形象受损严重。”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商标侵权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近年来,哈市加大商标保护工作,先后开展了以保护中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涉外商标为重点的专项执法行动,2014年全市对140多家冒牌哈肉联红肠进行了整治,对100多家使用“华滨”字号的通讯企业进行了规范。全年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35起,没收侵权商品2万多件。
商标保护各方合力“出重拳”
为了破解商标侵权难题,近年来哈尔滨市一直坚持不懈地开展商标保护工作,成立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领导小组,并在全市设立多个消费投诉维权监督站点,面向全社会接受本土商标侵权案件的投诉。
“今年,我们将开展更严格的商标侵权专项整治,充分利用已有的商标监管服务电子化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平台、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平台,及时发现案源,有效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哈市市场监管局商标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还将积极推动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与公安机关建立健全线索通报、案件协办、联合执法、案件咨询、联席会议等制度,确保案件移送的高效规范、法律制裁的连贯统一。适时组织重大案件联合执法行动,形成打击合力,增强打击效果。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打击商标侵权,不能仅靠执法部门有限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提高社会公众对商标权的法律意识,一方面要让广大群众清楚认识到商标侵权的违法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刑事后果,准确认识到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性质。市民也要从自身做起,抵制买假名牌、买盗版的行为,才能从源头上摧毁由巨大需求支撑起的侵权商品市场。此外,政府还应该探索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引导商户积极发展自主品牌,减少市场从业者对假冒商品的依赖,共同营造公平、有序的商品交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