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部署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工作 WIPO会议上就版权限制和例外的研究引发了与作者的广泛讨论 河北三井酒业公司取得发明专利一项 二月河与梨园春等商标被抢注 创办人蒙巨大损失 中国制造迈出“由大变强”第一步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3批次食品不合格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成“香饽饽”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8批次农产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3期)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管局:1份蔬菜样品不合格 互联网时代如何更有效审理知识产权案件 滇池度假区强化特色公共资源商标保护 2016年前没有统一专利 甘肃兰州知名品牌亮相2017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 广东省新兴县市场监管局抽检:2批次黑芝麻不合格 林业遗传资源保护行动计划出台 专利法修订引入“惩罚性赔偿”值得期待 广东省韶关市食药监局:1批次义齿产品孔隙度不合格 宁夏石嘴山获184万元知识产权专项补助 专利质量评价要融入经济价值分析 11批次家具产品不合格 九州世纪星、哈木等品牌上榜 质检总局公布2013年家用燃气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 买不起版权 多米音乐黯然退场 从专利角度看俄罗斯世界杯中国7家赞助商 安徽:银杏叶分散片等13批次药品不合格 湖北荆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山东省济宁市工商局抽检488批次成品油14批次不合格 中国(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启动建设,实施快速审查制度发明专利授权周期由22个月缩短为3到6个月 国外商标遭抢注闹出乌龙 差点被当侵权 西安:积极促进公证工作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山西企业维权意识淡薄 仅三家企业备案知识产权 一周重要舆情事件盘点(4月1日至4月7日) 北京举办“5·10中国品牌日”线上宣传活动 做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大文章” 美国议员建议为本国的创意创新提供保护 浙江省质监局抽查29批次防盗安全门产品不合格4批次 义乌召开营业性网吧软件正版化工作约谈会 湖北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抽检5大类食品100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第三届广州市大学生知识产权知识竞赛决赛圆满收官 宁夏通报22批次不合格保健产品 知识产权助力中国核电“走出去” 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及企业合规沙龙在京举行 山东德州市知识产权“春笋行动”成效显 福建省晋江市检察院知识产权刑事司法研究中心成立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韩国假面膜流入中国 亲赴韩国也会买到“山寨货” 儿童遥控玩具质量难“遥控”江苏抽检合格率仅为3.1% 广东将推动南粤古驿道沿线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 开辟绿色通道打造特色品牌 50度酒鬼酒证实塑化剂超标3倍 来源依然成谜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速冻食品98批次 不合格1批次 专利商用亟须建立服务平台(建言)

网络音频平台已到爆发期的前夜

去年广播电台这个行业,整体收入200亿元,其中150亿元的收入,来自于汽车内收听这个场景。

由于汽车消费火爆等因素,广播行业是唯一一个不受互联网巨大冲击的传统媒体行业。我把它称为:最后一个堡垒。

而这个堡垒,目前已经开始受到些许挑战,各家网络音频平台正在悄然起步。

近日,我走访了“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两家音频平台,写下此文,姑且通过被称为行业“第一阵营”的它们,一窥国内网络音频平台当下的发展,以及未来可能有的趋势。

用户在听什么?他们何时听?

“蜻蜓FM”CEO杨廷皓说,网络音频平台目前用户主要集中在收听有声书、新闻资讯、情感生活等节目类别。就“蜻蜓FM”而言,高峰时间段是两个。其一,早上7~8点,这也是全天同时在线用户量的顶峰,节目以新闻资讯为主。其二,晚上9点到深夜1点,节目以有声小说、情感夜话为主。

在对“喜马拉雅FM”平台上最受欢迎的1000个电台进行统计分析后,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同类型的节目,听众的收听时长是完全不同的。

其中,音乐类、英语类、儿童类的节目,收听以碎片化为主,时长都在5分钟以下;但有声书、相声、最新资讯、历史以及财经这些类别的节目,收听时长则在20~30分钟。

此外在网络音频平台上,当收听不到25%的内容时,听众离开的概率非常大。这就意味着,在音频这种媒介形式上,网络用户同样不太具有耐心。

我还分析了各类别节目下的收听峰值时段。一个大致的共性是:22点几乎是所有类别的最高峰值时段,23点这个时间段忽然归于相对沉寂,而到了24点,很多类别的节目又开始热闹了——也许,很多人在23点准备洗脚睡觉吧。

“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

总体来说,两家公司的用户使用习惯差别并不是太大。内容提供上,目前而言差异化也并不太明显。不过事实上,两家内在的运营逻辑是有差别的。

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任何用户都有一个入口去上传自己的节目,而“蜻蜓FM”至今没有提供用户上传入口。所以前者会做培训电台运营者的项目,后者则并没有类似的运作计划。

从短期的发展规划来看,“蜻蜓FM”因为和很多广播电台有一定的合作渠道,他们鼓励电台的DJ到平台上开设自己的个人栏目——“蜻蜓FM”一直定位自己是一个“互联网收音机聚合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有点像音频领域中的“今日头条”。

“喜马拉雅FM”则开始进行一个“喜马拉雅开放平台”的计划,也是和多家外部公司合作,提供自己的接口,进行内容输出。这一点,“蜻蜓FM”也在做,但从发力大小来看,“喜马拉雅FM”似乎更猛烈一些。

其实,双方都有一个共识:目前整个网络音频市场属于“头部市场”阶段,这和市场的发达程度以及用户素养有关。这个阶段意味着,如果第三方想做一个受到追捧的网络电台,离开平台的推荐是相当困难的。因此,网络音频行业的“长尾市场”,可能还需要时日。

网络音频平台的未来

“蜻蜓FM”成立于2011年9月,“喜马拉雅FM”成立于2012年8月。到目前为止,两家的历史都不长,但这个行业的历史很悠久。

在博客红火的岁月里,一个叫“播客”的类别已经出现。但当时还不存在大规模的智能手机使用,播客一直很小众:拿着个人电脑听电台,不是不可以,但总有点奇怪。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大潮来袭,网络音频平台也迅速得到了成长。短短几年,“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两家都累积了亿量级的用户,算是风口上的“小猪”。

但智能手机的增速已经放缓,对于这个行业来说,这件事很让人头疼,因为尽管用户量较大,但它们根本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盈利。

鉴于此,两家公司都把眼光投向了除智能手机以外的硬件领域。第一个领域就是汽车。这个领域看来很美好,但其实依然有些问题。由于开车时不允许司机对路况之外的东西投入太多注意力,网络音频平台的所谓海量节目,未必能有多大的优势。

接下去的领域则是各种智能硬件或家居。比如“喜马拉雅FM”和知名的音响生产商“漫步者”达成了合作,“蜻蜓FM”则对手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杨廷皓看来,手表对于网络音频来说,将是重要的智能硬件。

未了的纷争

任何一个做内容的聚合平台,都会碰到同样的阶段:版权纷争。

这种事,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的门户网站打过口水仗,以视频为主的视频网站打过口水仗,这一次,轮到了音频平台这个行业。本月中旬,就有一起关于“喜马拉雅FM”和“多听FM”、“荔枝FM”网络音频平台之间的纷争,引发业界对网络音频版权的热议。

在我看来,版权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商业利益问题。诉诸版权,是一种竞争策略,通过巨额的版权投入,将竞争门槛提高,驱逐资本不够雄厚的小玩家。但它必须有一个前提:这个市场存在,且足够大。

发生在本月中旬的这场版权口水仗,其实充分说明一点,这个市场已经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候。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看似这个市场在舆论认知中刚刚出现,但实际上,已经到了“红海”阶段。

网络音频平台的商业市场目前并不大,而基于行业发展生成的新东西还属于未知。未知,才有想象力。

但这个市场,已经到了爆发的前夜。这一点,我个人确信无疑。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