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假盐 作坊被端 白云区打掉一制假盐窝点,广州每年有千吨假盐流入市场,相关部门建议降低量刑门槛 计算机单字著作权获多地法院认可 142家企业参与知识产权保险首批试点 投保专利1660件 陕西西安市高陵区抽检11类食品41批次样品 不合格2批次 青海省食药监局抽检16类食品80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检冷冻饮品33批次样品 不合格3批次 中细软知识产权:农产品企业如何选对商标注册类别?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丛立先:媒体人应转变为 版权资产运营者 湖南株洲新增两所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 安徽省马鞍山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用农产品82批次 2批次不合格 安徽首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落户合肥 贵州省食药监局:粮食加工品、肉制品等19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汉中商标受理窗口正式启动 黑龙江:2批次猪肉兽药残留超标 北京市食药监局抽检156批次食品3批次不合格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食药监局:1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游戏版号审批加速 行业洗牌尚未结束 国家版权局入驻“今日头条” 山西省质监局发布14种工业品抽检结果15批次产品不合格 山东省博山区食药监局抽检食用农产品50批次样品不合格5批次 重庆市梁平区市场监管局关于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2016年国际专利申请增长7.3% 中兴和华为分列一、二位 福建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批次蔬菜制品抽检不合格 江苏淮安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8批次不合格 浙江省质监局抽查重传感器产品2批次不合格 国家质检总局:儿童家具抽检 超半数不合格 “D赔B三百万”的示范意义 天津市河东区抽检81批次食用农产品 不合格1批次 “纯悦”“悦纯”近似商标之争 安徽芜湖市食药监局抽检108批次餐饮食品样品不合格8批次 2016年日本海关查获知识产权侵权情况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智库”聘请18名重量级咨询专家 广东公告抽检调味料等8类食品结果 珠海产“绿丹湖味鲜”不合格 作品复制权间接侵权的认定 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 国家工商总局“出招”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查:4批次瓦楞纸箱产品不合格 云南省质监局:31批次银饰品不合格 《假英国》揭露假货:在英被山寨品牌中立顿占67% 食药监总局抽检月饼 10批次样品不合格 “走出去”企业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四步骤 中国音著协23年收取著作权许可使用费累计超10亿元 陕西省宝鸡市市场监管局关于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1号) 326批次不合格产品入境被查 从平衡车看专利与资本联姻 重庆市首个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正式运行 擅用“康师傅”商标一审被判侵权 我国首个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常州 陕西韩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餐饮食品5批次不合格 国家药监局关于1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2020年 第73号) 广东省食药监局:3批次含乳食品内在质量不合格

合力打假 守护健康 保障食药安全 助航经济发展

哈尔滨日报3月31日讯2014年是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食药系统按照保安全、求创新、树形象的工作目标,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有效保障了食品药品安全。2015年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机构改革全面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责第一年,市食药监局将继续畅通“12331”投诉举报电话和网络等投诉举报渠道,使投诉举报工作成为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引导百姓安全消费的窗口;成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力武器;成为问题导向有效开展专项整治的重要途径;成为联结政府和百姓实现社会共治的纽带。

“网格管”+“专项管”

不安全“因子”无处遁形

年初以来,市食药监局在网格化监管的基础上,集中整治突出问题,严厉打击了制假售假行为,全市未发生大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日常“网格管”,保障四品一械安全

生产环节,有序承接了食品生产许可工作;开展了白酒等9类食品专项整治;对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中的157批次不合格产品进行了后处理。流通环节,开展大型商超、农贸市场专项检查,对腐竹、巴西牛肉、水晶粉等食品进行了重点整治;开展了药店专柜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试点工作。餐饮服务环节,全面实行量化分级管理,评定餐饮企业9300家,在爱建商圈试点开展看牌选饭店活动;探索餐饮食品质量追溯体系,集体配送餐企业实现了远程监控;对易添加化学药物成分、禁限用物质的保健食品和化妆品重点监管,检查保健食品企业289家,化妆品企业157家,抽验462批次。

专项“重点管”,规范食药市场秩序

先后开展了保护舌尖上的安全、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保健食品“打四非”、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医疗器械“五整治”等专项行动,查处食品案件843件,药械案件218件,责令整改772家,规范了生产经营秩序。

技术“紧跟上”,提升科学监管水平

年内,完成食品药品检体8380批。其中,药品4232批、食品4148批。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和传统节日市场特点,先后开展了羊肉串、韭菜、酱腌菜、月饼和中药饮片等专项抽验,为科学监管提供了依据。

在完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基础上,深入医疗机构指导培训,推进靶向监测,提高报告质量。全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4694份,其中,新的、严重的报告13724份;药物滥用监测报告995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4077例,其中,严重报告的和死亡报告2064例。重点品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占全省的47.4%。

打击假劣、整治“五小”

解食药安全顽疾

“零容忍”重拳打假治劣

市食药监局始终坚持零容忍的工作态度,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先后查获了假冒胰岛素、波立维、立普妥、网络销售假“咳喘净”、成人保健食品冒充药品等一批影响较大的案件。全年查办假劣药品案件191件,捣毁黑窝点6个,与公安部门联合办案22次,移送公安部门18件,批捕犯罪嫌疑人7名。年内,3次集中销毁假劣药品700余个品种、13万盒/瓶,共计50余吨,价值300万元。

“抓反复”集中整治五小

针对“五小”(小餐饮、小糕点房、小熟食店、小食杂店、小作坊)企业多、小、散、乱、差,问题多、隐患大的实际,市食药监局组织各区开展了集中整治。针对小餐饮无证经营问题,采取提升一批、改造一批、取缔一批的措施,开展专项治理,11106家获证,对达不到标准的709家由各区政府取缔,使这一困扰多年的固症顽疾,在城区得到了基本解决。

“优环境”助推食药经济

市食药监局坚持涉企执法从严规范、许可审批简政利民、认证工作助力发展。对132家轻微违规企业免处罚金,指导企业自行整改。职能划转后,食品生产和流通许可及时进驻审批窗口。简化审批流程和环节,办理各类行政许可1230个。加强GMP认证的指导,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提档升级。年内,12家注射剂生产企业通过了国家认证,20家口服固体制剂生产企业通过省局认证。目前,全市共有55家企业通过认证。

“接地气”广泛宣传引导

以“科学饮食、合理用药,享受健康美好生活”为主题,启动了食品药品科普五进(进街道、进乡镇、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3年计划,普及安全常识。通过举办贴近群众生活和实际需要的科普宣传活动,逐步使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深入人心,不断提高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进而主动参与监管,形成社会共治的工作格局。各区县积极开展科普巡展,发放宣传单40万份、海报2万张、科普读本1万册,深化了群众安全观念和维权意识。

“练内功”提升队伍素质

力推素质提升三年计划,市食药监局100名职工参加三级监管员考评,评选高级监管员11名、中级和初级监管员各26名,培育了骨干力量,改善了队伍结构。选派18名监管员,分赴广州、青岛、武汉、成都考察,4名职工挂职1个月,参与当地局日常工作,拓宽了视野,增长了阅历,积累了经验。

“大安全理念”

保冰城食药安全

2015年市食药监局将树立“大安全”理念,认真贯彻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国家总局和省局的总体部署,以保安全、求创新、树形象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监管重点,严控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风险;整顿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完善行刑衔接,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创新监管方式,强化检验检测、不良反应监测,提升科学监管水平;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打造公平公正、清廉文明的监管队伍,保障全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发展。

管好重点环节

源头环节管好了,后面环节的安全才更有保障。要注重落实生产加工环节的主体责任,提升企业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要以落实质量管理规范为重点,加强设备工艺、操作规程、追溯体系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强化监督抽验和风险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加快建立信用体系和“黑名单”制度,促进行业自律互律。管好源头环节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审批。要发挥好准入门槛作用,把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拒于市场之外,把好入口关。

管住重点品种

要加强食用农产品的监管。协调农委、畜牧、商务、林业等部门,厘清职责边界,制定质量安全监管细则,以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连锁超市、大型商场等为重点,严厉整治查处经销假冒伪劣农产品、不合格农产品行为,确保质量安全。药品方面要重点开展中药提取物和非法提取专项整治。

规范重点行业

“五小”企业一直是监管难点,全市有近万家“五小”企业无证经营,极易产生食品安全风险。要切实强化专项治理,做到“三清楚、三到位”。一要底数清楚、登记到位。彻查企业分布区域数量、生产经营范围和质量管控水平,登记建档。二要标准清楚,许可到位。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准入门槛,尽量使企业具有合法“身份”,纳入各级监管范围。三要目标清楚,整治到位。督促企业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对管理水平差、反复出现问题、长期不能办理资质的严厉查处,并依法取缔。

治理重点区域

城乡结合部的监管难以有效覆盖,问题容易反复,一直是监管盲区。今年,要将城乡结合部纳入监管网格,明确监管部门、人员和职责,做好登记建档和治理整顿,注重发挥派出机构和协管员作用,群防群治,长效管理。校园周边的“五小”企业、医疗机构周边的药店要一并纳入整治范畴,重点整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无证经营、非法渠道购入药品等违法行为。

要继续深化与公安部门联合打假,完善与司法部门行刑衔接,在查办大案要案、制假贩假入刑方面要形成新突破,确保违法犯罪得到应有制裁,食品药品市场得到有效净化。各区、县既要全覆盖监管,又要突出工作重点,形成上下左右更为合理的分工协作机制。

社会共治,合力监管

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群防群控,排风险隐患

发挥基层协管员、信息员作用,及时发现和排查风险隐患。充分利用“12331”投诉举报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探索建立食品药品有奖举报制度,调动各方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共治的积极性。

宣传引导,主动解读信息

深入开展“五进”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组织好食品安全周、安全用药月等宣传活动,普及听得懂、用得上的安全常识,指导群众安全饮食、合理用药。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要加强舆情监控,争取早发现、早研判、早引导。对于突发事件或重大问题,利用媒体、专家等第三方力量及时开展政策解读、新闻发布和重大信息披露,变被动为主动,正确引导社会关注。

示范引领,提升社会满意度

积极推进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城、示范县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街创建活动。以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通过示范带动,推动各级政府落实监管责任、监管部门创新举措、食品企业主动参与,提升食品安全整体保障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