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市抽查8批次塑料购物袋 不合格2批次 "母子商标"抱团打响品牌保卫战 黑龙江伊春市知识产权局为企业办实事 促地理标志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管局抽检餐饮食品样品174批次不合格3批次 奥地利专家探讨本国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现状 湖北2019年3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 样品不合格率1.75% 食品造假直接入刑是民意所向 食药总局:19批次粮油等食品不合格 中国字体版权保护提上日程 山东龙口粉丝注册欧盟地理标志获25国保护 专家学者海口探讨知识产权证券化 中国南车新能源“地铁保姆”获香港订单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上海市长宁区抽检餐饮食品样品198批次 不合格1批次 菲律宾知识产权局大力支持环保产品 美国啤酒制造商争夺“Defender”商标 以开放许可制度促专利运用 安徽合肥:支持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苹果又遭专利诉讼,因Apple TV快速回放功能侵权 中医药企业“安全”出海靠什么? “百假黑名单”不烂尾才能形成真威慑 微信公众号抄袭立案保护版权让自媒体走出丛林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成为新型城镇化工作重点 佛山节能灯 4批次不合格 LV败诉商标案 Forever 21业绩太差或退出澳洲 吉林省工商局:20组成人服装商品抽检不合格 四川省食药监局抽检178批次食品2批次不合格 冰城商标保护剑指“傍名牌” 严查对本土品牌的侵权行为 黑龙江抽检:9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等问题 林业局已发布198个属种新品种保护名录 厦门湖里法院自贸区法庭设立以来受理知识产权案件246件 湖北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全球品牌500强报告出炉 中国品牌强势亮眼 谷歌与6家法国报纸签署版权协议 加拿大:雇主如何保护其商业秘密 巴西将为初创企业的知识产权提供更多保护 江西省抚州市食药监局:2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生产的花生酱和调和麻汁抽检不合格 山东青岛一家公司被罚 陕西省延安市市场监管局抽检:6批次餐饮食品检出大肠菌群 重庆市长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1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江西省九江市市场监管局:2批次糕点抽检不合格 山东博山区抽检食用农产品74批次样品 不合格2批次 北京高院:非免费现场表演音乐作品 侵权每首赔偿最低3000元 北京市朝阳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与优势企业超20家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洋青梅饮等4批次饮料抽检不合格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84消毒液抽查不合格 不合格月饼及花生油情况通告 新疆抽检:标称贵州红四渡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酱猫牌财猫酒(酱香型白酒)”不合格 外媒:中国打假告别“山寨帝国” 迈向创新国家 移动电信专利对UMTS网络至关重要

淘宝“叫板”工商总局或促网络世界打假提速

一场发生在中国最大网购平台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公开“较量”,搅动了有着6亿多中国网民的网络世界。网民,专家、消费者,线上、线下,都热烈围观并讨论着这场被监管者“叫板”监管者的“大戏”。

中国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公布了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显示淘宝网正品率仅为37.25%。淘宝高调回应,对抽检样本、程序违规等提出质疑。面对“一百个不服”的淘宝,工商总局以“白皮书”的方式直指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五大突出问题。淘宝则再度发声,自我申辩同时投诉网络监管司负责人“情绪执法”。

目前,淘宝与工商总局的争论还在持续,公众也在热切观望其进展。“叫板”过程如同“多棱镜”,折射出当下中国电商平台的多重问题与困惑,但也不失为一个推动中国完善网络交易监管、促进虚拟世界打假提速的契机。

无论最终双方谁占得“上风”,一个共识正在形成:相较于电商的飞速发展,对该领域的监管还是落后的,而消费者和电商都是这一落后的埋单者。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电商世界,需要经营者、监管者、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从这个角度看,淘宝与工商总局的“叫板”,算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开始。

被监管者“叫板”监管者,将推动监管过程更加透明、措施更加完善。在中国,民营企业与被监管者的较量即使存在,也大多私下进行。此次“叫板”事件双方各自把论据摆到台面上,展开公开辩论,有助于推动监管者进一步科学深入调查,用充分的证据让被监管者心服口服。

人们关注到,淘宝与工商总局争论的数个议题都与监管“滞后”有关。譬如,淘宝是拥有数百万开店者的C2C平台,将其与B2C商家一起比较,是否恰当?对于网购,监管方应该如何抽取样本?有无明确抽检标准和程序?对于网上“正品”,应该如何界定?……对于这些盲点或是纰漏该如何弥补,对监管部门是新的考验。

事实上,目前中国涉及电子商务管理的部门很多,包括商务部、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质检总局等约20个,但关于全国电子商务的数据统计却很少。面对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有关机构如何各司其职并互相协调,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专家建议,应尽快在立法上对网络售假行为的界定及量刑作出规定,早日出台电子商务法。同时,监管方需要适应网络交易的发展态势,既担起监管职责又不干扰市场自发秩序。

目前,电子商务法正在加紧起草中,工商总局提出今年将重点建设“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监管系统”,对电商进行跨区域监管……针对电子商务领域长期存在的诚信缺失、恶性竞争、税收漏洞、多头监管等痛点,中国有关部门正在行动。

而对被监管者而言,逐一摆出“申辩”证据的过程,也是一个清查自身管理漏洞的过程。在“以信任为灵魂”的网络交易领域,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上市公司,这种公开所形成的巨大压力,不啻于现实层面的监管。当然,透明完善的监管措施也将促使被监管者更愿意配合并积极整改。

有舆论指出,网络交易平台应开放监管数据,不能以任何借口阻挠监管进入网络领域。尤其是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知名上市公司,更应该提升自我要求。据悉,在原有的打假体系基础上,淘宝28日宣布成立300人“打假特战营”,专职助线下打假,假货信息第一时间提请执法部门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网上假货,一些消费者也是“共犯”。知识产权意识不强、贪图便宜、盲目追求高性价比,“知假买假”的消费者,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假货蔓延之风。打假队伍再强大、监管措施再完善,只要无法根除消费者“知假买假”的痼疾,假货就不会消失。

对于阿里巴巴的成功,马云归因于信任。他曾说“每天2400万笔淘宝的交易,意味着在中国有2400万个信任在流转。”如今,中国网民数量已超过6亿,网购用户也已经超过3亿。经营者、监管方、网购平台以及每一个消费者一道努力,着力营造一个公平诚信的网购环境,悉心呵护数以亿计的“信任”,应该是这场“叫板”事件的理想结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