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印度媒体报道称,爱立信在印度起诉小米专利侵权,并提出诉前禁令,在解决此专利纠纷前,小米不得在印度销售相关产品。对于该事件,小米回应称:“公司尚未接到德里高等法院的官方通知,我们的法律团队目前正在对此进行评估。”
12月11日,爱立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此事件给出正面回复:“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尝试与小米公司就专利许可授权事宜开展对话。然而,小米始终拒绝以任何方式回应。爱立信万不得已,只能对此采取法律行动。”爱立信称:“小米公司获益于我们巨额的研发投入而拒绝为我们的技术支付合理的许可费用,这是不公平的。”目前,爱立信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50亿美元,已经获得35000项专利。
德国慕尼黑马克斯普朗克知识产权和竞争法研究所从事知识产权研究的魏立舟先生分析道:“根据之前印度法院就爱立信和一家印度本土的手机生产商Micromax之间关于临时禁令的判决来看,即使手机生产商在双方就许可费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主动将许可费在第三方提存,法院仍然授予了爱立信禁令。而在本纠纷中,如果小米的确没有回应爱立信关于许可费的协商要求,就在印度销售侵权手机,被判罚禁售也在情理之中。”
在印专利纠纷趋增
小米不是首个在印度被起诉的国产手机厂商。
2011年,深圳手机厂商基伍曾被诺基亚在印度起诉。在小米之前,爱立信还在印度起诉了金立手机,以及目前印度最大的本土手机厂商Micromax。
“印度现在是全球第二大手机市场,仅次于中国,是中国手机厂商的重要市场。”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告诉记者,“中国手机厂商的高性价比也很贴合印度的市场需求。”
研究机构IDC于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强劲,2014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842万台,同比增长84%。强劲的市场吸引了华为、金立、小米、OPPO相继把这里作为国际落脚点。
金立进入印度超过1年。截至今年8月,金立在印度市场占有率为3%,且高速增长。金立相关人士在回复记者时称:“我们在印度市场的长远保守目标是增长5倍,环境好的话,7倍也不是问题。”小米则是今年7月在印度开设公司,截至10月份小米销量已经超过50万部。
但对于缺少专利储备的国产手机厂商而言,印度称不上“环境好”。今年11月,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发布了《智能终端印度市场知识产权(专利)风险预警报告》指出:印度市场智能终端方面专利纠纷呈上升趋势。
魏立舟告诉记者:“印度对必要专利所有人的保护非常严格,只要必要专利所有人提起禁令,成功可能性极大。”
如何应对专利诉讼?
2013年,全球智能终端专利诉讼案件超过2000件,占全球总专利诉讼案件比为33%。“专利问题,不只存在于印度。”王艳辉告诉记者:“国际市场上专利诉讼太平常了,应对专利诉讼是国产手机国际化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现在必须考虑的课题。”
“作为小米为代表的本土厂商,退缩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王艳辉表示,小米首先应“积极应诉,对手机禁令提出申述,同时积极与爱立信协商,先解决手机禁售的问题”。此外,“去年印度手机厂商MICROMAX就曾向印度政府申诉爱立信每部手机收取1%的专利费太高,小米也可以向国家主管部门提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能一步步解决这些专利纠纷,即使支付一些专利费,成本上升,但以中国完善的产业链支撑,大陆手机的性价比依旧存在。”王艳辉认为,如今的专利诉讼或许就是中国手机厂商进军国际市场的磨刀石。
雷军也早已意识到绕不开专利问题,并已在3年前开始布局。2012年8月,由金山CEO张宏江、以及原美国高智发明高管林鹏成立了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谷”),小米亦参与投资。高智发明系全球知名知识产权运营公司,而智谷的定位就是做中国的高智发明,培育中国知识产权市场。
智谷宣传负责人葛瑜日前向记者介绍,“我们正在建立专利运营平台:购买专利,而且是购买一批非常有价值、核心的专利,并且给国内厂商提供交叉授权。”葛瑜表示,如果国内厂商拥有一些核心专利的交叉授权,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专利问题。“不过,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国内厂商才能意识到我们工作的必要性。目前他们都没有专利预算。”
为了支撑其专利布局,2014年4月,小米联合中关村[-1.43%资金研报]、北京区政府、金山、TCL等社会资本成立了中国第一只专利运营基金——中国睿创专利运营基金。该基金由智谷负责运营。目前,该基金预计融资规模为2亿元。
除此之外,智谷还组建了高端科研团队,“都是来自全球顶尖科技公司的研究者,他们结合目前产业趋势,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进行技术创新,提供高质量的发明和技术成果,及时转化成知识产权加以保护,也为未来提供专利储备”。葛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