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七个月查处一批大要案件案值超六亿元
全国工商系统持续推进打击侵权假冒
捣毁制假售假窝点858个;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4.88万件,涉案金额6.32亿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61件,涉案金额1.44亿元。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向社会通报了今年1月至7月全国工商系统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整体情况。
持续高压打击,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各地工商机关继续以保护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涉外高知名度商标为重点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总局先后组织对各地反映较为严重的宝马、茅台、十里香、洋丰等商标侵权案件进行重点查处。
有效遏制恶意抢注商标行为。总局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对涉嫌恶意抢注商标案件开辟快速审理通道,目前受理的800余件涉及非法占有他人未注册商标、攀附他人已注册商标、恶意抢占公共资源、大量或多次抢注他人商标等扰乱商标注册管理秩序的案件均被依法不予核准注册或予以撤销,有效遏制了恶意抢注商标行为。
严厉打击“傍名牌”不正当竞争行为。从2013年4月份开始,总局统一部署对涉嫌仿冒中化、中信、香飘飘、西蒙、波罗的海等商标的典型不正竞争案件进行查处,在全国开展打击“傍名牌”专项执法行动。目前,全系统已查处“傍名牌”案件11495件,案值3.61亿元。
全面加强网络商品交易市场监管。总局在上半年连续两次发出特定网监工作风险提示,并开展重点网络商品交易网站专项检查,向社会公布了网络侵犯知识产权、“傍名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等九类典型网络商品交易违法行为及典型案例。
红盾护农行动扎实开展。上半年,各地工商机关实行监管关口前移,推行监管重心下移,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坑农害农行为。
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1月至7月,总局加大流通领域儿童用品包装、标识以及商品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加强线索排查,及时发现和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北京、天津、河北等15地工商部门共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儿童用品案件722件,案值313.4万元。
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12年6月底下发《关于构建商标保护长效机制的意见》以来,全国工商系统正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依法公开行政机关打击侵权假冒案件行政处罚信息工作,加快商标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建设,并努力建立重大商标案件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