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局打破商标申请审查工作的速度记录 严把审查关 打击“傍名牌” 北京怀柔顺利通过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区”考核验收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粮食加工品64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广东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用农产品888批次 不合格21批次 河南郑州为执法人员配备打假“神器” 内蒙古锡林郭勒奶酪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广东梅州平远县:知识产权“变现” 品牌强农加速 WIPO展会展示打击假冒盗版的新策略 阿里“权利人共建平台”半年协助打掉10亿元假货 广东河源市抽检200批次食品样品 不合格4批次 福建平潭:商标受理窗口已启动 不仅便利还实惠 安徽专利维权资助实施细则出台 6批次食品加工设备抽检不合格 规范知识产权对外转让秩序 营造更好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有关工作办法(试行)》三大看点 粤“歌莉娅”状告浙“歌莉娅”侵权主观恶意明显 专家:电商平台应明确自身在打击假冒伪劣问题中的义务 以法益侵害关联度认定售假犯罪“违法所得” 浙江省玉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7批次食品不合格 广告过滤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引热议 一位菲律宾商标所有人的成功之路 患者用药难引关注 海南出台意见支持加快重大专利到期药物仿制 311.5%!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为何暴增? Bose提交侵权调查 中国公司在列被告名单 广东清远英德市3个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标准重新制定发布 扬州市召开诚信“红黑榜”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江西举办“版权知识大讲堂”活动 山东省淄博市食药监局抽检食用油等5大类食品60批次不合格 2016年九江市69件商标获评“江西省著名商标” 工作网一周舆情热点事件盘点(5月13日至5月19日) 巴斯夫、阿贡实验室就优美科专利纠纷和解 辽宁省知识产权局举办“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系列活动 浙江省余姚市市场监管局:1批次蔬菜抽检不合格 江西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全面纳入追溯系统 贵州贵阳市市场监管局抽检:4个批次眼镜类商品不合格 河北省食药监局抽检22类食品494批次样品不合格4批次 “牛二”商标纠纷成拉锯战 西部(重庆)科学城首届双高赛启动 伊春知识产权局赴试点学校调研指导工作 兰州凤凰食品公司等企上不合格名单 科技部等5部门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推动知识产权权属改革 国家药监局关于7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 450家全球品牌齐聚深圳 共建阿里打假联盟 河北省承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4批次饮料抽检不合格 “山寨”泛滥 正规橱柜品牌无辜受波及 山西省质监局抽查保暖内衣20个批次不合格2个批次 浙江松阳:省区域知识产权示范县创建顺利通过验收 浙江温州市版权工作成效显著 获中国版权突出贡献奖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7批次产品包装空隙率不合格 搜狗挑起专利战却遭十连败 尴尬结局创下业内记录

百威啤酒在美国被诉掺水 未回应中国是否掺水

美国消费者日前分别在3个州对百威啤酒母公司百威英博提出诉讼,指控该公司为提高利润,向其生产的百威啤酒中掺水,并在标签上夸大实际酒精含量。百威英博2月27日否认有关指控。本报记者要求百威公司确认其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是否也存在美国消费者所指控的掺水现象,但对方未就此给予正面回应,表示“我们的质量承诺适用于全世界”。

根据两名消费者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联邦法院提起的诉状,百威英博旗下位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安海斯—布希公司(简称百威)向成品啤酒中掺水,致使其实际酒精含量明显小于标签上的数值。原告认为,百威的行为违反了州法律中关于保护消费者的规定。根据彭博社报道,百威在新泽西州和加州旧金山也遭遇类似诉讼。案件属于集体诉讼,其中在旧金山发起诉讼的原告寻求在过去5年间购买百威英博产品的加州和其他地区消费者的代表。据悉,每一起案件原告均索赔500万美元以上。

原告律师称,这些诉讼案是基于百威酿酒厂的前员工提供的信息。这些员工爆料称,这一做法是“潜规则”,目的就是节省成本。加水过程是在装瓶的时候完成的,加完水后,百威啤酒的味道就被冲淡。他们披露,百威公司在装瓶前向酒里掺水,使酒精含量减少3%—8%。

除百威品牌之外,百威公司还被指控对其他10个品牌的产品掺水。2008年,百威公司和比利时英博集团合并,组成世界上最大的酿酒商。彭博社说,百威英博在美国占据39%的啤酒市场。美国消费者指控,正是在合并之后,百威公司采取了欺骗性的手段,对啤酒进行掺水销售。

在费城提起诉讼的汤姆斯和吉拉德·格林伯格说:“百威的消费者因注水啤酒多付了钱,百威公司从中渔利。”

百威公司27日发表声明,否认有关指控。该公司负责酿造和供货业务的副总裁彼得·克雷默27日发给本报记者的声明说,针对百威的指控“完全是虚假的”,这些诉讼没有事实根据。“我们的啤酒完全遵守所有酒精标识方面的法律。我们一贯坚持用最高标准酿造啤酒。这也是我们的啤酒畅销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原因。”克雷默说。

本报记者要求百威公司确认其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是否也存在美国消费者所指控的掺水现象,但对方未就此做出正面回应,仅表示“我们的质量承诺适用于全世界”。

针对对百威英博的集体诉讼,美国社会给予极大关注。本报记者27日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地区的两家超市看到,百威啤酒仍正常销售。一位美国消费者对本报记者表示,百威英博涉嫌店大欺客,公司看重利润,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因此自己宁愿选购一些本土较小啤酒厂商的产品。

本报记者看到,有不少民众在网上留言,询问如何加入集体诉讼。不过,也有美国民众对诉讼嗤之以鼻,一位网友说,往啤酒中添加纯净水,是啤酒厂商为控制酒精度而采取的常见做法,这些诉讼,是一些人为从百威英博这家跨国巨头身上捞钱而采取的投机手段。

(本报华盛顿2月28日电)

>>点评

王永(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最近,欧洲的“马肉丑闻”,美国的“鱼肉掺假丑闻”和美国百年品牌百威“啤酒掺水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前两个食品安全问题仅限于“舆论轰炸”,“啤酒掺水”则直接被诉诸法律。

“啤酒掺水”之所以被曝光,和欧美消费者维权意识较强有关。在美国,无论喝不喝啤酒,你都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其他消费者的权益提起诉讼,并可要求企业根据不合格酒的销量进行赔偿,赔偿金额往往很大。

尽管百威公司负责酿造和供货的副总裁彼得·克雷默坚称“指控完全是虚假和没有事实根据的”,但最终结果要等待法院的裁决。百威“啤酒掺水”无疑又给那些崇尚洋品牌的广大消费者当头一棒。人们不禁要问,以质量监管严格自诩的欧美怎么了?“啤酒之王”是否出现如此让人不齿的行为,其管理漏洞值得深挖。

食品安全是底线,关乎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共同努力。企业要讲良心,要把消费者当成自己的亲人。消费者也要有足够的维权意识,遇到侵权事件不要忍气吞声。政府更要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严惩不良企业,通过强制手段来保证食品安全。本报驻美国记者 吴成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