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地方法院就“anello”商标侵权一事做出裁决 迈克尔.乔丹在中国提起的商标诉讼中获胜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河北省食药监局: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浙江湖州吴兴区发明专利授权增幅居湖州首位 广东惠州大力推动知识产权量增质升结构优化 打击侵权假冒呼唤“两法”无缝衔接 山西:省校合作助力“非遗”引领新国潮 吉尔吉斯斯坦交存欧亚专利公约保护外观设计议定书的批准书 贵州省食药监局:24批次药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广东新会获批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美裁决华裔科学家团队保有“基因剪刀”关键技术专利 中国制造迈出“由大变强”第一步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抽检:4批次食糖样品不合格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4批次食品不合格 整合知识产权服务资源 为山东济宁高端化集群化等提供支撑 上海举办第四届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海外维权高级研修班 吉林省食药监局抽检4类食品67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4批次蔬菜制品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标准规定 青海省食药监督管理局曝光5批次不合格食品 山西省阳泉市抽检2大类食品20批次样品 3批次餐饮具不合格 无声硝烟背后直指专利拼争 河南台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食品抽检不合格信息 第六届知识产权天一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 吉林省市场监管厅抽检五类食品共405批次 不合格样品6批次 广东省五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筑金属面绝热夹芯板等16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标准推广与标准版权保护推进会在厦门举行 对医院傍名牌不能放任不管 贴牌产品or“假冒商标”如何认定?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60批次 不合格1批次 靠什么打造智能家居最强“大脑”? 北京高院:非免费现场表演音乐作品 侵权每首赔偿最低3000元 浙江东阳:“东白”区域公用品牌商标注册成功 北京市工商局:部分口罩商品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天津出台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建设推动工作方案 工信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天津食品安全抽检 部分批次不合格 沪质监局:沪产问题水龙头已召回 不合格产品停产 安徽省淮南市工商局通报14批次肥料商品抽检结果 4批次不合格 山东日照市市场监管局:服装等35批次产品不合格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30批次家用燃气灶具产品 5批次不合格 食药监总局:5批次食糖被检出不合格 江西省上饶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762批次 12批次不合格 欧洲法院:YouTube无需共享盗版者的电子邮件和IP地址 上海宇王电器有限公司(标称)、西安彩阳电器有限公司(标称)等企业生产的14批次电热毯抽检不合格 打赢知识产权保卫战,这次要“智取” 2025年基本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 四川省泸州市工商局抽检洗涤用品等产品13个批次不合格 版权保护:一场艰难的突围

从腾讯微信商标“失守”谈商标管理

近日,腾讯微信商标被抢注的信息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查询后,了解到如下事实:北京某公司于2011年1月17日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在商标注册用商品与服务国际分类第38类上注册微信商标的申请,运营微信产品的腾讯公司申请微信商标的时间为2011年1月24日。根据在先申请原则,腾讯公司的申请被商标局初审驳回;北京某公司的商标申请则部分被驳回,部分被提起异议。目前,腾讯公司的明星产品微信在其主营类别第38类上处于无注册商标保护状态。

笔者还发现,腾讯公司只在第9类、第38类上申请了微信商标,其他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并未申请。粗略检索,就发现涉及在线广告的第35类(2011年6月申请),涉及金融的第36类(2011年7月申请),涉及在线游戏的第41类(2011年5月申请),涉及程序设计、网站、数据交换的第42类(2011年6月申请)上的微信商标,均被第三方申请注册为商标。此外,第25类(婚纱)上的微信商标被广东汕头某公司注册,目前已经进入初审公告期;在第18类(背包、旅行包)、第16类(文具、印刷品)、第29类(食品)、第32类(饮料)等商品上的微信商标则被西安某公司注册,目前已经进入初审公告期。

毫无疑问,上述注册和申请将大大削弱腾讯公司对微信品牌的控制力,并对微信相关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潜在威胁。作为目前从事商标保护并曾在互联网企业管理知识产权的法律工作者,笔者想借这个案例探讨一下互联网企业在商标管理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一、新产品发布的流程问题

笔者认为,微信商标此次“失守”,很可能是由于腾讯公司新产品发布的流程设计存在问题。对于这点,笔者有切身体会。2005年年底,笔者当时服务的盛大公司在某电子产品展会上发布了盛大盒子系列3个产品:盛大盒子EZbox、盛大易宝EZpod和盛大游戏机EZmini。但新产品发布前没有通知管理部门,导致部分产品的域名当天即被抢注。发生这样的事故,笔者所在的知识产权部当然有责任,但产品研发过程高度保密,事先我们确实不知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笔者所在的知识产权部迅速反应,采取了以下补救措施:

1.补充申请了相关产品商标。

2.从其他部门那里接管了域名申请工作,实现域名、商标同步申请。

3.制定了公司的商标、版权、专利管理制度,要求新产品上线前必须由知识产权部会签。

4.对全公司所有员工进行知识产权培训。

作为市值数百亿元的上市公司,腾讯公司应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但不知为何,像微信这样可能统治移动互联网的重要产品,商标申请居然比产品上线要晚。百度百科介绍的微信上线时间是2011年1月21日,微信商标申请时间是1月24日,商标申请晚于产品上线,实属不应有的疏漏。其实,在新产品上线发布前肯定会内测,内测期间品牌名称或标志就会泄露,不存在保密问题,完全可以在此之前提出商标注册申请。

二、海量产品申请的精确匹配问题

除了不出错,知识产权保护还要考虑怎么把工作做好。一般来说,规范的公司都有自己通用的商标申请表格,上面有10款最常用的商品或服务,但腾讯公司有成百上千款产品,每个产品的功能和服务对象都不尽相同,如果申请注册商标时都选择通用商品或服务,显然不能达到让产品受到精确保护的目的。盛大公司以前有个加密产品,最初申请注册商标时选的类别和商品与公司的网游产品相同,等到遭遇侵权时,才发现原先的申请不包含加密产品,只能重新申请。但是,如果每款产品都精挑细选,即便是腾讯这样的超大规模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人员规模也不一定能支撑这样的需求;如果将商标注册工作外包给代理企业,又存在商业秘密外泄的风险。这是每一家大公司都面临的难题。

此外,商标申请目录也在不断更新,如何让商标申请与最新的产品和服务精确匹配也是一个问题。

三、商标保护和产品发展同步的问题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腾讯商标申请策略的法律启示》,其中提到:“腾讯公司的重要商标全部进行了45类全类注册保护,一些产品的商标则精准地选择了相关类别。”问题是产品有个发展过程,一些本来不起眼的产品可能发展为明星产品,此时企业的商标和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必须跟上,否则就会出问题。

2011年微信刚起步,腾讯公司为其申请第9类和第38类商标完全没有问题。但随着微信迅速发展,由一款手机上的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成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平台级软件,此时商标保护就应该及时跟进。遗憾的是,腾讯公司未对微信商标进行45类全类注册保护,导致业务开通几个月后电子商务、游戏、在线金融等重要类别被第三方抢先申请,而且在抢注商标进入公告期后,也没有及时提出异议。笔者认为这是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缺失造成的。业务部门专注于产品发展,不会知道商标申请还有那么多细节;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日常工作千头万绪,忙于打击侵权、诉讼等,未必能顾及对某款产品的特别保护,结果造成保护死角。为此,笔者建议腾讯公司建立相应的快速发展产品保护制度,在公司层面定期确定快速发展产品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此次事件再次给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产品未动,商标先行”策略必须得到重视和坚决执行。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 游云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